潘序伦的读后感悟

2023-05-11 12: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潘序伦的读后感悟》,欢迎阅读!
读后,感悟,潘序伦
潘序伦的读后感悟

在病床旁的小桌上,有三座小书山。每天早餐后,就摸一本书看看,不看书就跟没吃饭一样,饿得慌。今天一摸,摸到一册《潘序伦传》,是作者罗银胜先生赠我的。

这本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名是王元化题写的。元化是不轻易题签的。封面上有一张潘氏的照片,端庄儒雅。天头上有潘氏所写的立信箴言:“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当必有成。”书的副标题是: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的坎坷人生。

潘氏出生在江苏宜兴县蜀山镇,水秀山明。历代诗人白居易、谢灵运、李太白都曾到此处游览。苏东坡还在此买田造屋。后人在此造了不少东坡祠堂,每逢苏的生辰,地方都会集会祭祀。参加的人至少是秀才,小序伦每每随着父亲溜进去观看,可以说苏东坡是他的“奶师”

潘序伦的祖父、伯父都中过举人,父亲因太平天国战事而失学,把光耀门楣的事,寄托在后辈身上,常对小序伦说:“你好好用功,将来中了举人才风光哩!小序伦后来进了东坡祠堂办的东坡高等小学,学毕业后,来到上海,考进了六里桥的浦东中学。浦东中学是由泥水匠起家的杨斯盛先生创办的。胡适曾称毁家兴学的杨斯盛为“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临终时说的遗言是“那学校用的黑板要改良”。这一切给了少年潘序伦深刻的影响。

1907,黄炎培任浦东中学校长。由此,黄潘两人结下了终身的师生情谊。不过后来,潘序伦因为抵制老师批评过严“交白卷”而被开除出校。接下来,潘便浮浮沉沉、浑浑噩噩地混过了青春宝贵时光。


直到29,一位浦东中学的老同学去法国留学,这才震撼了潘序伦。他痛感自己不能再瞎混下去了。于是找到黄炎培,黄推荐他进入圣约翰大学深造。1921,潘序伦跨洋过海,考取了美国哈佛大学。

潘序伦后来回忆说:“我在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尽力选学有关会计的学科,学就得学个透彻。这就是潘序伦的性格。潘一直说自己30岁以前尚不知会计是什么东西。俗话说:太公八十遇文王。其实,到了30,即使学业无成,断断不必灰心,急起直追,还来得及哩!

1924年春夏之交,潘序伦学成博士归国,被暨南大学聘为教授。他讲课条理清楚,务使学生听懂明白,颇受学生欢迎。当时,潘教授的月工资500银币,加上他还写了《簿记与会计》《公司理财》两本书,可得15%的稿酬版税,所以不到两年就有了25000元存款。

有了这笔钱,他首先想到自己出国留学,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先生的帮助分不开,他就捐出一万元,以简先生名义设立“思源帮学基金”,扶持贫寒大学生,这笔基金曾帮助过五十多名大学生。然而潘序伦仍不满足,那个时候,潘序伦看到国内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式会计人才,恨不得插上三头六臂,使落后的局面改观。《论语》中说“民无信不立”,于是在1927,潘序伦辞去了教授职务,开设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开办10年中,事务所承办各类业务四千多件。比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孤军抗日,深得全国人民爱戴,纷募捐支援。当时谣传上海抗日爱国捐款共二千余万元,马占山将军只收到一百数万元。有人指责经办单位有徇私舞弊行为。事务所受托稽核了13个经募单位的账目。证实共收到捐款502万元,援助东北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M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