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读书架上的书》,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读书架上的书
作者:田 心
来源:《湖南教育·下》2010年第08期
近来读张奠宙、王善平两位先生的新作《当代数学史话》,掩卷思索序言,张老先生对读书的勤奋与执着,的确是我们后生的楷模。书要读,道理大家都懂。而要读好书,要读能够上书架的书(即为经典著作),能够做到的人就不是那么普遍了。
只有读书架上的书,才能积聚知识。陈寅恪先生入清华前可以说是“三无先生”(无本科学历、无学士以上学位、无职称),梁启超先生凭什么极力推荐他到清华当教授?凭的是陈寅恪先生在美国潜心苦读二三十年书架上的书,凭的是陈先生学贯中西的一身硬本领。同时,这也说明读书不是为了文凭、职称、拿什么奖(佩雷尔曼得到了菲尔茨奖都不去领)时下,网络、报纸、杂志特别多,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就丰富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快餐文化”。“快餐文化”多了点消遣娱乐的轻松,少了点冥思苦想的艰辛;多了点感觉上的愉悦,少了点思想的凝重。现在有许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很少读书架上的书了,尽读一些不上档次的小杂志,说的尽是一些不入流的话。干的尽是一些没有大气的事。比如,写出的文章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人家说了N次的观点,一字不差地搬到自己的文章里就成了论文。要成为思想者,靠“快餐文化”是不可能的。要跻身开拓者行列,仅有“快餐文化”,只能在门外观望。
作为数学教师,只有读书架上的书,才能开拓思维。书架上的书都是先贤们毕生研究之精华,每一本书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启迪与感悟。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可以说是解题著作之典范;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书中提出的数学教育原则,几十年来,被各国以不同形式写进数学课程标准或数学指导纲要中……这样的经典著作如果不读,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经典著作所提出的观点、倡导的理念,不仅便于数学教师操作,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如何思维。而一些应景之作的书籍,根本不值得一读,无非是剪刀加糨糊拼凑而成。这些书名却大得吓死人,什么“×理论”,什么“×学”。建议大家凡是见到这样的书,统统作废纸卖掉。综观百世传承的著作,没有一本书自称为“×理论”或“×学”的。作为读书人,只有多读有思维含量的经典著作,才能涤荡心灵,引发灵感,激励创造,进入思想的自由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