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述评

2023-02-02 00: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述评》,欢迎阅读!
述评,职业生涯,国内外,研究,发展
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述评

摘要: 探索职业生涯发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关注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进展,对推动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以便人们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36-02 0 引言

职业生涯发展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准备、正在以及持续进行选择的终生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则是个人和组织对职业历程的设计、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职业生涯管理包含职业生涯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职业生涯领域,对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研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相继出现。在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提出特质因素理论,这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相匹配,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和特长匹配。依据特质因素理论,在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个人的特质;其次,分析职业的对个人的要求;最后,人职匹配。

萨柏是美国的一位职业管理学家。他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许多阶段,职业生涯也不例外。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与其相匹配。他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

金斯伯格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先驱。他通过对人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将职业生涯发展划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早期职业心理或职业心理意识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格林豪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侧重于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的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进入组织。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发展时期。职业生涯后期。

美国的施恩教授依据人生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问题和不同年龄段职业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九个阶段。成长、幻想、探索阶段。查看工作世界。基础培训。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险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是以年龄为依据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研究,而并没有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认为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个体本身的特点、个人所处组织的特点、个体所处环境的特点等。由于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近相同。国内学者在引用和借鉴的同时,要注意到本国的特点。

2 国内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职业指导的出现是在20世纪初。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始


创职业指导,我国最早倡导职业指导的社会团体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之后的几十年,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几乎停滞。直到改革开放,才为职业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1世纪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探讨,并依据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理论

我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主要有:五阶段论,即根据职业发展的进程,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考核评价技术研究室主任罗双平的年龄阶段论,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四十岁至五十岁为一个阶段;五十岁至六十岁为一个阶段。[2]

黄英忠博士是台湾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其专著《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整章的篇幅讲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对我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发展作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龙立荣教授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了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结合国外职业生涯管理经验,编制了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经过实研究,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的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职业生涯需求满意度、工作卷入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证实了职业生涯管理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3]

廖泉文教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论 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个三阶(输入阶段、输出阶段、淡出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个三阶段主要指的是输出阶段中职业发展的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再适应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三个三阶段主要指的是再适应阶段中职业发展的阶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下降到波谷)。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不同于西方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职业生涯阶段按年龄硬性地划分,而具有个性化、弹性化、开放化等特点。[4]

总之,国内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国外理论基础之上改进而来,方法和思想上缺乏创新,与国情相脱离。 3 对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的评价

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对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们迷茫彷徨时,照亮前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局限。

3.1 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没有与个人实际情况及实践相结合,适用性和实践性不强。职业生涯的发展会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环境,教育宗教能力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只是简单的硬性地按年龄划分,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实际情况。职业生涯发展是具有复杂性的,每个人的划分和每个人的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

3.2 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模式大致相同,没有创新。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没有大的突破。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由国外理论改进而来。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参考文献:

[1]王妮.西方生涯发展理论对我国高职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西北农林科技,2008

[2]罗双平.职业生涯阶段划分[J].中国人才,2000,(02):35.


[3]龙立荣等.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研究[J].理学,2002,34(1):97-105.

[4]廖泉文.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21-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D6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