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作思路四步骤:框架构思法》,欢迎阅读!
![构思,框架,步骤,思路,写作](/static/wddqxz/img/rand/big_26.jpg)
初四语文作文指导学案《写作思路四步骤:框架构思法》
一、框架构思法,就是将写作思路分为四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用这四个步骤列出提纲,搭出框架。
审题:就是逐一理解题目中词语的含义;然后用简单的问答,帮助自己初步构思。
立意:就是给文章定中心,用一句简洁通顺的话紧扣标题谈认识,一般包含主要事件,及事件表现的情感或道理。
选材:要遵循三原则,即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材料要伴随作者情感体验。
结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包括开头、主体、结尾,如果主体是并列式的,还要有过渡。 二、框架构思法格式举例
题目一:我学 (一)审题:
“我”,既规定了人物,又规定了人称;“学”是指学习。横线上可以填一项技能、一个科目,比如“绘画”“钢琴”。面对题目可以思考:我学习这项技能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获得了怎样的收获或感悟。联系生活,我想到:我学绘画时不顾老师提醒,着急上色,却忽视了基本的构图,结果花了很大的功夫,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我明白打好基础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学钢琴时,虽然练习很苦,但我每天都想象自己是在舞台上给大家表演,所以学琴变成了快乐的事情,这让我体会到:乐观地看待事物,能让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立意: 我学书法,不仅字写漂亮了,还明白了坚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三)选材:
学书法时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老师的话让我意识到坚持到底才能把字写好。 (四)结构:
开头:为了改变一下我这手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烂字,我决定假期报一个班,好好学书法。 主体:单一式,一件事。
结尾:现在,我依然坚持学习书法,我的字也越写越好。我学习书法,不仅字写得好看了,更重要的是深切体会到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都不能轻言放弃,坚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好。 题目二:我们一起走过 (一)审题:
“我们”,限定文章的写作对象,是我和其他人;“一起”,共同,一同;“走过”,指经历的过程。题目的整体含义为:我和其他人共同经历过某个阶段。针对这一题目,可以思考:我和谁一起走过?我们一起走过哪里?走过哪个阶段?怎样走过?有什么收获?
(二)立意: 在我和发小一起走过的时光里,我们的友谊愈发深厚。 (三)选材:
1、小时候,我和发小一起在海边玩耍,她来安慰因看到螃蟹而受惊吓的我,我和她一起捡美丽的贝壳,我们走过无忧童年。
2、初中时,我和发小一起去爬山,共同前进,互相扶持,一起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 (四)结构
开头:一天在整理相册时,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两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一起走过一片沙滩。我的记忆一瞬间打开了闸门,许多画面就这么出现在了脑海„„ 主体:并列式,两件事。 过渡:总结句
就这样,我们一起走过海滩,一起走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就这样,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走过了山上的艰难,青春的时光。
结尾:我把我们从小到大的照片按顺序捋好,其中有我们走过公园时的轻松,有我们走过美术馆时的收获,有我们走过步行街时的兴奋。合上相册,我写在封面上的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我们一
起走过”。
题目三:放慢脚步,看到 (一)审题:
“放慢”,是指行走或前进的速度由快变慢;“脚步”,直白义是我们走或跑时脚上的动作,这里可以是引申义,即为生活的节奏;“看到”,指看见、见到;横线上应填入放慢脚步所看到的对象或景象,例如“美景”“别样的风景”“成长”等。
(二)立意: 放慢游走江南的脚步,品味其中韵味。 (三)选材:
1、穿行于乌镇灰瓦白墙间,走过烟柳画桥,看以女子手提荷花灯,撑一把油纸伞,在氤氲的烟雨中缓缓走着。
2、漫步西子湖畔,关于苏堤、雷峰塔的诗句和传说随水汽蔓延到耳边。
3、游走秦淮河畔,秦淮八艳的境遇,南塘故里的诗书,沉积在江南上苑的郁郁楼台间。 (四)结构:
开头:我迷恋旅行,悠游在山水中,徜徉在湖光中。但我尤爱江南,当我闭眼,总有一个关于江南水乡的美梦在召唤着我。听着这样的召唤,带上一颗旅行的心,放慢脚步,我看到一幅幅美景在眼前铺设开来。
主体:并列式,三件事。 过渡:总结句。
乌镇的温柔,是水色江南的永恒。
西湖浩如烟海的精髓,唯有在慢步中才能品出真滋味。
秦淮带着伤悲的泪,在慢慢诉说着凄美,我也唯有放慢行走的脚步,才能清晰听到。
结尾:放慢脚步,行走在水色江南,是一个让我心醉的旅程——洗尽了戏中的沉杂,汲取了历史的深沉,品味到如水的深情。 三、即学即用:从《老地方》《那一刻,我很 》任选一题,用所学方法,写一个详细的提纲。 (一)审题:
(二)立意:
(三)选材:
(四)结构:
开头: 主体:
过渡: 结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0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