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音乐

2022-08-21 11:50:5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感受音乐》,欢迎阅读!
感受,音乐
让孩子在愉快中感受音乐

安乐小学 欧湘

上好一堂课,老师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别忽略了“激情”这个词,只有有激情的老师,一上课便自然地把这种情绪带给学生,使这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让孩子们在课中保持愉快的情绪,为完成后面的互动、师生合作垫定基础。

一、 设计合理的互动使师生对音乐产生共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互动”已成为音乐课堂上非常时髦的名词,大家都在努力追求一个“动”字。但是无组织无常规的“动”势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例如,我在进行《早操歌》教学开始,便用一至两分钟的时间强调纪律,督促学生在活动中时刻保持常规纪律,以画红旗的方式进行评比。有了竞赛,孩子们当然想得第一,所以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一下子涌现了出来。在导入环节中,教室里出现的是孩子们整齐统一的做操动作,而不是乱跑乱跳无组织纪律的现象。

作为音乐教师,要使设计课程音乐感染学生,首先应真正感动自己。所以我们要热爱所教的作品,深入钻研,挖掘作品的内涵,对所授的教材要有深刻的体验,深刻的理解。当教师对作品有了较深的情感,有了许多与学生交流的话题后,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地表述,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合理恰当的情境,那么学生和音乐作品就会更加紧密融合在一起,大家对音乐的共鸣就会自然地畅放。 二、 为学生营造兴趣的氛围

小学音乐课标》明确指出:利用音乐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我在每堂音乐设计中,都是把“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问题和互动环节设计的首要思考问题。在最近的收视率最高的动画片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广大儿童最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于是我便借助喜羊羊和慢羊羊生动活泼形象,带入歌曲节奏的练习部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与活动中来。

三、 创新教学,激发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音乐教学大纲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音乐教学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铸造创新灵魂,处处引发,鼓励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如律动,引导学生创造新的律动动作;游戏,也鼓励学生创出新招,舞蹈动作也指导学生进行“添、减、改”的创新,每个教学环节都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以形成思维定势。

标新立异,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要从多方面培养。对于旋律的理解,鼓励有所突破,对于歌曲的演唱,鼓励“有我”敢于创新的思想应贯穿教学的始终。掌握规则,善于创新。创新的基本规则是在原由的基础上求得新的突破,对于各项歌唱技能的创新,我们提出要求,要学生把要求当作规则。比如我在《早操歌》教学中,孩子们学会歌曲后,就让她们自由发挥想象来为歌曲创编早操动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演出。在表演中,孩子们的配合十分默契,动作自然大方,这源于对歌曲的理解和释放的情怀。练习中不断创新,创新中不断总结实践,孩子们的胆量和想象力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四、 审美教学,培养能力

艺术教育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在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掌握审美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感受音乐美,由外在到内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歌曲的美应从哪些方面去感受?尼采说“两种艺术在长期发展中早已结合,音乐形式终于完全同概念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歌曲是音乐、诗歌和情感的统一体,因而其审美重点应是词、曲、情。

1)感受歌词的意境美,启发学生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并能简要地口述出来,掌握从“动、静、声、色”等方面感受意境的方法。

2)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根据歌词的思想内容,欣赏旋律对歌词情感的表达。掌握从“高低快慢”体会旋律情感的规律。

3)感受歌曲的情操美,学会理性理解和感性感受相结合的方法,使歌曲的思想情操跟学生的心灵共鸣。


欣赏乐曲一般采取五步法:一听,听到了什么声音;二想,想象画面;三说,说出想象的画面;四赏,欣赏乐曲之美,比较乐曲与自然之声的不同;五动,跟着乐曲旋律律动,用身心去感受名曲之美。欣赏一首,掌握方法,意在举一凡三。在《早操歌》的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其中一个环节是请学生欣赏老师葫芦丝演奏的《金孔雀轻轻跳》在欣赏过程中我强调了以上五点要求,并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可随音乐进行身体的律动,从音乐中感受美。 五、 创设舞台表演,推向高潮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是以“动”开始也是以“动”结束的。舞台是学生自主表现的“小天地”,老师在进行引导时也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实践中对学生的表演要真诚鼓励,及时引导。在本节公开课的最后表演中,老师也发现了部分学生明明准备好了却不敢上台,可能也会出现上了台又不敢表现的情况。这时,老师就要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主动参与,老师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Y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