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师专业的职业群》,欢迎阅读!
幼师专业的职业群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2013年毕业生人数已达699万,在实行高校扩招十余年内毕业生人数翻了7倍[1]。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如何在高等教育层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高校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课题组成员经过研究,认为可以建立职业课程群,改变目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重心集中在大学毕业前一年的突击培养,如果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和本领,并借助课程教学的方式,将对学生职业生存的能力和本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肯定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建立职业教育课程群,可以分为职业认知课程群、职业情感与道德课程群、职业技能课程群和职业进程课程群,见图1。 1职业认知课程群职
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2]。职业认知课程群可以分为职业性向课程、职业目标课程、职业设计课程三部分。其中职业性向课程指借助对学生本人职业能力的测试,判断学生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等方面所具备的优缺点,从而可以为未来就职方面做好铺垫,还可能通过职业性向,培养职业兴趣,让学生了解职业求职面试的基本技巧与风险防范。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测试、职业兴趣与职业面试技巧等。职业目标课程指培养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具体了解,包括入学专业介绍、学术讲座、行业就业前景与需求分析,环境分析等,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最终确定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目标和岗位以及薪资等未来期望目标。环境评价包括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未来就职环境的需求变化与特点。学术讲座课程是聘请本专业与行业的权威人士,对本行业的现状、未来,职
业的就职特点,岗位及成长特点及岗位素质要求等做通识性讲解,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大学生职业理想规划课程主要讲授如何有效实现职业目标。职业设计课程主要包括结合对自己职业性向和职业目标的基础,如何进行有效地规划,形成行动方案和文本,使得能够成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规划课程应该包括职业规划、学涯规划。 2职业情感与道德课程群
职业情感是对本职工作的情绪体验, 包括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 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感情、态度[3]。职业情感突出从业者个人的主观感情感受。它是学生个体职业理想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学生确定职业目标之后对具体行业和岗位的情感诉求。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 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 剩下的15 %才是个人的职业技能[4]。在现在的高校教育课程中,专业技能课程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职业感情方面则降到了边缘化的地位,因为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不同,它相对而言,难以动用量化或者技能化的操作手段来评价和测量,但是它确实在用人单位的评价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职业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5]。如酒店服务人员要求微笑、细腻、体贴,教师则要求爱心、公平、表率等。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对具体行业及岗位与职业技能相依托的素质要求,相对而言,它更多地是要通过今后的职业工作才能评介出来,对于不同的职业,应该都有相应的一些职业道德标准,这些职业道德标准构成了大学生们进行职业道德学习的课程内容。职业道德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学习和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该职业的道德标准进行讲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道德与理想专栏中可以针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具体职业道德进行解说;在实训、实习中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养成本职业所具备的道德素养。
职业情感与道德课程群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行业职业道德标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W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