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

2023-02-10 06: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欢迎阅读!
治理,现代化,体系,能力,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和课题,这意味着国家职能从传统的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的转变,这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新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党治国理政的理念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 国外对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研究

研究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两者具体的定义,“国家治理体系”及“国家治理能力”分别“指什么”。有关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治理理论实践最初发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中。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国用来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的总称。其范围涵盖了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重要领域,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体系。

由于起步较早,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理理论与实践体系。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规则化与规范

法律制度体系是严密的、完备的,不仅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还能够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久而久之,就树立了司法公信力。人们相信司法,讲求信用、遵从契约、维护产权、公平交易等市场经济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软要素”,也就渐渐培育起来并发挥治理作用。 2.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国家管理理论及实践,强调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政府事实上成了唯一的管理主体,而且往往分割分治、行政控制。治理则不同,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在治理模式下,尽管政府依然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治理责任的“兜底”者,是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由于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合作共治关系,从而让更多行为主体都能够以管理者”份出现,关心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这就冲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也不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 3. 治理手段的网络

传统的国家“管理”的手段是单一的、平面化的,而国家治理的手段则是复合的、多种


多样的。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来说,既有政府通过税收——预算支出手段提供,也有市场化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还有非营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或以社会动员的方式提供。 4. 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既关注效率,更关注社会公平正义

国家治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在效率实现的基础上体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 国内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及“国家治理能力”的研究

了解完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再将视角回归到国内,国内学者对于这一理论研究颇为深入,例如,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教授江必新则认为,“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括了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政党治理等多个领域以及基层、地方、全国乃至区域与全球治理中的国家参与等多个层次。所谓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治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习总书记对“国家治理体系”及“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均作过非常明确的阐述。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这里,习总书记言简意赅的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他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三、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虽然国内的学者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做了详细的解读,但我认为要真正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及“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最基本的含义,还是要回归到习总书记的经典论述上来。“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内涵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这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括治党治国治军、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各种复杂国际事务等方面的能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形成的基础,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治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治理能力彰显治理体系的功能,治理能力强大是治理体系完备的表现,只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I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