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教学反思

2022-10-27 19:23: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节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节约,反思,教学
勤俭节约的教学反思

秋芳 本次班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

俭节约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所有同学都能明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懂得了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也懂得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所以说:本节课的教学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是老师值得欣慰的。 但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1.学生收集的名人小故事不多,也许是时间不够,也许是家中

的书不多等等。2.对勤俭节约的名言也是空白,今后我会多多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今天我们上的主题班会非常有意义,大家都热情地在参与,老师很高兴,希望以后,对大家而言,节约是一种习惯,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要做好表率,从现在起,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用好每一张纸,不浪费一颗粮食,节约每一分零花钱,珍惜每一分钟。篇二:《节约》教学反思- 《节约》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百位除尽,除到十位不够商1,用0来占位。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教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后学生还会出错。如:在学生试算912÷3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在十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情况下商0占位,十位上漏写了0,得出商是34还有的学生直接把个位上的商写在了十位上,个位上却写上0得出商是340数学生在计

算中得出商是304。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改进措施: 1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竖式计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 2让学生先分一分,试试商是多少,在竖式计算,例如:计算912÷3时,900÷3=300,12÷3=4,300+4=304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因而就会降低错误率了。这时我让算对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算的,使全体同学同时感受到只有在十位上商0占位,才能得到准

确的结果。有了自己的探索并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心情很愉快。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习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

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篇三: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我从学生实际

出发,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课前:为了解决“节约用水”问题,我把教学内容渗透至课前,给学生提出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先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选出组长,再指导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提出针对性问题,主要是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然后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首先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或请教家长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如:球总水量、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等)了解地球水资源和我国缺水现状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分组实施调查,了解各自家中、学校的生活用水情况,并商讨设计出合理的调查表,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各组还组织到

社会上实地考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 课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开始,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令学生感悟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有关地球及我国水资源现状相关的资料与数据,


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触动:水资源实在太匮乏了!然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的用水情况如何呢?——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统计的家庭生活、社区用水情况,观察统计图表,对比

分析人均日用水量的多与少,引导发现浪费水的现象。最后,看看算算,体会一滴水的重要 性。 提出“一滴水究竟有多大的用处?你准备怎样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索,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议一议、猜一猜、算一算,来经历科学究的过程,学生在参考部分数据,借助计算器算出一些惊人的数据后,学生不仅从“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道理中体会了一滴水的重要性,明白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整个探索过程把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有机地融合,体现了学科

之间的相互渗透。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89条。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是小学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原则,特

别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我把教学内容渗透至课前,给学生提出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先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选出组长,再指导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提出针对性问题,主要是查询资料和实地调查,然后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首先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或请教家长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如:地球总水量、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等)让学生了解因我国饮用水污染严重而十分短缺的现状;次是分组实施调查,了解各自家中、学校的生活用水情况,并设计出合理的调查表,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各组还组织到社会

实地考察,观察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 二、积极创设教学课堂。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令学生感悟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

有关地球及 我国水资源现状相关的资料与数据,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触动:水资源实在太匮乏了!“而生活中我们的用水情况如何呢?”——让学生汇报课前小组调查统计的学校用水情况,观察统计图表,对比分析人均日用水量的多与少,引导发现浪费水的现象。最后,通过看看算算,让学生从“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道理中体会了一滴水的重要性,明白了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这是全课总结阶段,是学生理性认识上的一次新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体验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就是掘取生活中的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片断,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学会用环保的眼光关注社会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课外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在生活中,爱护珍惜水资源,并能劝说别人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这样,就把课内活动向课外进行了延伸,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联系紧密。篇五:《节约用纸》教学反思 《节约用纸》教学反思 《节约用纸》一课是环境保护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知道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做到节约用纸。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生产纸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制定节约用纸公约,最后活动延伸这五个环节。 在本节课中,我做得较好的是: 1.导入时以提问的方式,同学们有谁种过树吗?那么有谁砍过树吗?对于后一个问题,大家一致举手说没砍过。接下来我说,其实我们大家都间接地砍过树,同学们想一想?一下子

就吸引了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为下面的活动作好了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Ef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