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本中国畅销书的忠告》,欢迎阅读!

一本中国畅销书的忠告:倾听孩子
一
本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的中文育儿书提出了这则建议: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听起来也许不像是什么革命性的育儿建议,但如同该书作者尹建莉发现的一样,它正革命般地在许多中国家长中引发共鸣。
在中国人带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独立性并不是一项传统的重点。少数在国内畅销的由本土作者撰写的有关教育子女的书籍大多专注于如何进入好学校,例如《》。
然而中国中产阶级父母的态度正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而发生变化。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建议要发展孩子的潜能,而不要强迫他们接受大人的观点,该书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并填补了一个空白。
该书的责任编辑郑建华说,自该书2009年1月出版以来,作家出版社迄今已经印了170万册。这本书在出版后仅仅4个月就跃居中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之一当当网的畅销书榜首,迄今为止几乎每周都位居畅销书榜的前三名。 尹建莉说,“家庭教育在很长时间是被大家漠视的。。。那几年的家教书,多半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而不是传达优质的、普遍适用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个母亲,我非常虔诚地去面对我的孩子,”尹建莉在北京一家咖啡屋里接受采访时说。戴着眼镜,穿一件棉质黑衬衫的她,看起来就像一位典型的中国教师。她最初尝试她的教育改革理念,也正是从作为一名学校老师开始的。
尹建莉的经历、以及她的书取得的商业成功令人联想起《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 罗琳。这位英国作家也曾是一名老师,在失业和结束一段婚姻之后,她带着孩子住在爱丁堡的一间小房子里,开始创作第一部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尹建莉则是在辞去了北京一所公立小学的教职之后,开始她的写作的。
在那所小学,起初尹建莉得到学校的支持,希望她对一些过时的做法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发展孩子的潜能。但当她大幅削减在她看来过多的考试项目,并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更多时间来阅读和自学之后,她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父母们抱怨孩子们成绩的暂时下降,为升学前景而忧心忡忡。老师们则抱怨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灌输所谓的正确答案来掌握学生的成绩。
尹建莉知道她是在逆流而上,可最终她选择了退出。“我就像掉进了一个漩涡中,本来以为我是游泳健将可以得第一名,后来才发现水流的势力太大了,”她说。
然而,她仍然孜孜以求一个能让孩子们更自主地把握生活的境界。
在女儿被一所大学录取后,尹建莉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她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写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问世后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从中产阶级父母、教师到孩子保姆和爷爷奶奶,都是它的读者。它在提醒父母对孩子不要保护过度的同时,也倡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由。尹建莉在书中鼓励父母允许孩子们进行合理的冒险,并允许他们犯错。她讲到自己如何鼓励女儿在九岁时独自一人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来到北京。
她也劝告父母们要帮助孩子面对学校压力。“孩子不能成为作业的奴隶,”她说。
在家里,她建议女儿不要盲目服从于老师的权威,有时甚至公开质疑老师的决定。当她女儿被要求一晚上将同一词语抄写十几遍时──这是老师惩罚记忆出错的常用方式──尹建莉主动提出帮女儿抄写。
在中国,家长挑战老师的决定,这种现象还十分少见。尹建莉说布置这种作业很愚蠢。“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避免他们将学习和某种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她说。
尹建莉还鼓励女儿不要被狭隘的思维方式所束缚。当一位幼儿园老师对她当时三岁的女儿说,不要把河流画成粉红
色时,尹建莉只是说,河流可以是粉红色的。
一位母亲在当当网上留言说,读了尹建莉的书之后,她意识到过去对待孩子的许多方法都是错误的,比如考试没考好时责骂或是打孩子。她说,她必须要有所改变。
另一位网名为"Zzacc“的妈妈说,尹建莉的书和其他书完全不同。
她将这本书和著名女作家池莉的畅销书《来吧,孩子》作了个比较。她说,池莉在书中不断地夸耀自己孩子如何独一无二,尹建莉却没有刻意这样夸耀自己孩子的优秀,而仅仅是“以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应有的适度的骄傲和自豪”去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
尹建莉在她的书出版前夕,在搜狐网上开设了一个,通过它与读者进行交流,并探讨更多的教育话题。
作为一个阅读的倡导者,尹建莉在探索用她版税收入的一部分来在条件较差的中小学建设图书馆。她通过博客寻求合作伙伴,希望在未来两年能建设10家图书馆。
尹建莉认为,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和美国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的《新育儿百科全书》是两本对她影响深刻的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塑造了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到《爱弥儿》,她说,“好好把这本书读上几遍之后,你的思想深处就会有真正的理解,知道什么是孩子,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
尹建莉的独立思想和对读书的热爱似乎和她父亲大有渊源。
她父亲出生于一个穷人家,年轻的时候曾是长工,后来扔下镰刀参了军。他受的教育很少,却酷爱读书。在文革期间,他在家里保存了很多被禁的书。
尹建莉说,大概在她十多岁的时候,她在内蒙古老家的一个黑屋子里发现了很多“禁书”,其中包括杨沫描述上个世纪30年代爱国学生生活的《青春之歌》,还有一些外国作品,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描述俄罗斯上流社会经典爱情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尹建莉说,她的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关注,韩国、越南、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出版商都表示有兴趣把她的书介绍到国外。
现在,尹建莉已经开始写她的第二本书。在第一本书中,她觉得有些东西没有说完。第二本书将是第一本的补充和延续,如果说第一本书看起来主要落脚点是家庭的话,第二本书会更紧密地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