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办公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2022-08-10 06: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酒桌办公专项整治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酒桌,自查,整治,专项,办公
酒桌办公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禁酒桌办公,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关于酒桌办公的专项政治行动,下面是我整理的酒桌办公专项整治思想汇报,欢迎大家参考!

6月下旬以来,接到区“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文件检察院和区纪委办督查通知后,党工委、办事处立即组织努力学习传达,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工作组军代表和办公室,禅城牵头会同党政办、财政所等部门制定了街道工作方案专项整治组织工作方案,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取得一定成效。74日下午,区专项整治第三督查来街道督查了此项工作的摸底开展。并对街道落实工作的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抓好学习。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利用晨学、书记上宣讲等时机,学习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文件,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共8次。党工委、纪工委针对落实“酒桌办公”专项整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彰显党员干部树立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正确权力观。

二是抓自查自纠。按照整治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发现极少数党员对于“酒桌办公”的恶劣影响还存在熟识不深,在严格执行“三单一函”等财经纪律上还就存在只有三单,没有一函的问题。个别社区存在招待费下降不严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办事处立即或进行了整改,提出以后一律禁止此后报销除招商引资以外的接待发票。并对下一步专题研究整治工作提出了下才具体要求。

三是抓好重点。举行召开专题会议或进行动员部署“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街道主要领导主持并提要求,确定将街道机关、三个村改居和红旗产业园着重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单位,将社区负责人和机关部门中层以上干部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象,严禁违规接待。今年截止到6月份,街道“三公经费”实际下降16.5%,制定了街道的公务接待外访细则。


记者20日从亳州市纪委获悉,该省各市、县已陆续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规定省内公务接待除外之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酒桌禁令成了安徽官场上的一条高压红线。

今年6月初,中央巡视组向安徽反馈“回头看”情况,专门提到“酒桌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酒桌办公”成为社会关注投资点。“酒桌文化”成为中共十八非常大巡视以来的又一巡视新词。 据悉,此次“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公务活动宴请制做了明确规定,重点整治“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现象;规定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严禁通过“酒桌办公”要资金、跑项目、争考核名次或谋取不当个人利益;假如严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

禁酒令还对各种黑幕和“擦边球”做了防范:严禁在开展调研、培训、召开会议等公务活动中接受举行公款宴请;严禁向下级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转嫁招待费用公营企业以及同城部门、上下级之间相互公款宴请等。

在安徽,因为喝酒导致的公职人员意外死亡事件曾经再次发生多起。公职人员以调研或交流学习名义,接受他人和企业宴请,超标准用餐饮酒,有人未遂倒在桌上“一觉不醒”,有人则是酒后驾车导致丧命车祸身亡。这些喝酒造成的火灾,均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此,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在此前召开的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动员部署大会上表示,要将作风建设铲到底,深挖潜入地下的不正之风。“酒桌办公”歪风名列其中。

“喝的是酒,喷的是口水,讲的是关系,办的是事情。”一句顺口溜概括了“酒桌文化”的实质。中纪委机关报对此发声称,一些干部放不下“不吃喝不办事、不给好处不做事”的错误权力观,把贪图享受、吃喝玩乐当成公职人员的应有“福利”,总是设法找酒喝、找饭吃,说到底还是贪赃枉法的“心魔”在作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0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