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一、合理推荐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 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孩 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 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我们教 师应肩负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 条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 自愿的行为呢?笔者认为阅读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 实际。
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选择的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 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的能力, 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领孩子进入书的 世界。进入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不过他们还缺 乏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我们应推荐适 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我们在 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的 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 天真活泼的孩子去背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
二、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过去孩子们读书,多数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更多的是关注故事。
现在自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如何读一本书,在方法上我们应为学生进行 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 断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做读书卡片。
第一,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极为有限,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的阅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读什 么书,什么时间读;零碎的时间读什么,整块的时间读什么;文学名著什 么时间读,报刊杂志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制定长计划,是 为了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短安排,是为了适应可能随时变化的情况。有了 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第二,引导学生投入真情实感。
读书时,能否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是能不能读好书的关键。因为语言 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里,既 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 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 1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由情感驱动,引导 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 如痴如醉的境界,
反过来也可以深化认识。
第三,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阅读过程中,
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的好词佳句, 我让学生进行圈圈点点, 完成《阅读报告》。报告中“本书主要人物”、“我学到的词汇”、“情 节间析”、“我最喜欢的段落”、“本书值得讨论的要点”、“我配的插 图”、“我为本书设计的广告语”等栏目使学生在积累的同时,不知不觉 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再通过《阅读报告》的互相点评、借 鉴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激励学生多读,重视阅读积累
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 “独特的阅读能力
多读,首先阅读的品种要多。从语文的角度看,古诗词的神韵,有怒发冲 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也有草长莺 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也有斗霜傲雪的一点红„„诗歌中的 韵律美、
节奏美以及优美的意境、 深邃的哲理, 让人余音绕梁, 回味幽长;
散文中的词藻美、意趣美给人的精神喜爱;小说中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及 情节伏跌的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常识性文章中,作者以形象生动的笔 调描绘科学奇观、自然奥秘给人的思想的启迪。凡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让学生多读多看。教师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就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从多方面 吸收营养,从而增加学生人文素养的底蕴。
多读,还要特别强调诵读。诵读,也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与 朗读比,
它更强调个人体验, 更强调内化。 叶圣陶先生说: “吟诵的时候,
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 与语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2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叶圣陶先生要求我们: “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 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 熟的境界。”因此,对于一些精彩片断,名篇佳作,要鼓励学生多吟咏、 诵读,这样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富有成效的 语文能力。
四、检查阅读效果
有检查才会落实,有测评才会促进。如果放任自流,效果肯定不好。定期 测评可采用读书报告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 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 入。例如,教学《七律
长征》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 料,
整理出“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以及爬雪山、
过草地等故事交流,以更好地理解《长征》诗本身磅礴气势和蕴含其中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后布置学生收集长征的史料,毛泽东生平事迹,吟 诵毛泽东诗作。举办“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我所了解的毛泽东’演 讲会”,以“长征,人类历史的壮举”为主题举办“手抄报”评比。从教 材出发,又不限于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知,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评价历史伟人。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