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2023-03-14 07: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社会生活,运用,音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音乐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作者:王钰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8

摘要:首先从音乐的起源等角度解析音乐的实用性,继而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寻找音乐生活相结合的实例,分析音乐在其中所起到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音乐 审美 教育 认知 一、音乐社会生活发展相结合

古文中关于音乐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音乐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这一观念指的是在人类劳动生活中,通过音乐帮助协调劳作,放松心情和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并成为一种娱乐式。音乐在古代就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中去,在远古及夏商周时期,音乐大多数是宗教祭祀、祈求神明等一系列活动联系在一起,皇帝时期的《云门》、尧时期的《咸池》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代表。

鸦片战争时期,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打开了中国人的音乐视野,为许多中国作曲家的优秀创作打下了基础。戊戌变法以后,兴起了以反帝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思想为主题的歌曲,如《中国男儿》、《何日醒》、《惟我同胞》,作曲者将音乐与当时社会现状相结合,把思想感情融入音乐作品当中,借助音乐来表达个人的强烈情感。

由此可见在任何时期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是与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人类将音乐劳动相结合,利用音乐的律动增强劳动的协作性;将音乐娱乐结合在一起,创造歌剧、舞曲艺术形式;将音乐社会形势相结合,作曲家创作出激励人心的革命歌曲。 二、音乐社会生活所需要

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音乐所起到的启发教育作用。胎教一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儿听觉器官的神经功能,刺激胎儿的脑部成长。这一行为可以为孩子的想象力、培养音乐爱好打下基础,因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胎教音乐就是胎教这个概念中发展出来的,通过音乐胎教的结合,到达早教育的目的。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能触动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疾病治疗领域也用到了音乐社会发展加快使得现代人产生越来越大的负担,积攒的压力会导致许多心理疾病,例如焦虑症、强迫症等。在治疗这类心理疾病的时候,心理医师已经逐渐将音乐等因素加入到治疗方案中,例如抑郁症患者可以配合治疗听比才《卡门序曲》相类似的作品;失眠的患者可以听类似于柴可夫斯基的《船歌》的作品,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也会让听者生理上产生细微的差别:协和、缓慢、优美的音乐会产生舒缓、惬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感受,身体也会完全放松舒展;激烈、突兀的音乐会产生压抑、紧张的情绪,身体自然而然地也会变得紧张。在心理治疗中,音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直接从患者情绪上起到作用,因此音乐已经在心理治疗领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这些现象不难发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音乐音乐对人们生活来说已经不单纯是调剂作用,甚至在某些领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

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使受教育者变得更优秀,违背了这一原则,教育本身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没有意义。在审美教育中涉及音乐,可以通过音乐这种方式给受教育的审美以启发作用,学习通过感官来对事物进行认知判断,所要达到的是受教育者能通过自己的审美,独立完成对事物审美判断这一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说明审美观这一概念没有明确地建立起来,也就不存在去审视一个事物美与否了。

音乐审美的人学本质,体现为音乐总是浸透着人的存在。作为一种生命存在,发于人,为了人;既是人的创造方式,也是人的创造结果。沉淀着美的音乐作品,启发作曲家利用音乐作为素材,将个人的情感进行最大化,使听者能够被打动,感受到作曲家所蕴含的的情绪。音乐作为一种区别于语言的表达方式,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感官上能打动听者,产生共鸣,不需要语言过多地说明,听者就能真切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通过自主的审美去判断,逐渐了解自己对美的理解,尽量摆脱情感的主观影响。

具有审美能力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因此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音乐的审美,给听者逐渐树立正确的这一概念,利用它来审视其他事或物,构建自己的审美观。 四、音乐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

培养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首先应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音乐作为一种从古至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沉淀着深厚的文化精神,许多优秀品质是现代人应当学习的,许多歌曲的歌词中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例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真挚的歌词与优美的旋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从1985年发行到今天依然被许多歌唱家传唱;《难忘今宵》作为春晚的最后曲目已经延续了许多年,曲调悠扬,歌词亲切,因而历经多年以后依然广为传唱。

音乐的流传也是文化的传播,欢快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歌词,带给听者能量和快乐。流畅优美的旋律和有意义的歌词共同谱成的歌曲被人们所传唱,歌曲所宣扬的优秀品质就会被人们所熟记。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潜移默化的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因此,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对人的认知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蔡丽宁,张小军.音乐对人的教化功能[J].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2013,(10. [5]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4,(06. [6]顾秋鸿.浅谈音乐治疗中音乐体验的心理和生理机制[J].沈阳音乐学院2014,(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s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