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论文

2022-10-09 16:5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国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美国文化,论文
论美国个人的独立性培养

zz



摘要:T.Jefferson曾说过:依赖他人一定会带来低三下四的恭维和唯利是图的小人行为,并会扼杀美德的萌芽,为野心的塑造准备适时的工具.这是美国人对于个人独立性的理解,也是他们对自己的的个人独立性之所以要求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从这里可以透露出美国人对个人独立性的理解,这对于我们了解美国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独立性

T.Jefferson曾说过:依赖他人一定会带来低三下四的恭维和唯利是图的小人行为,并会扼杀美德的萌芽,为野心的塑造准备适时的工具.这样的思想时刻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喜欢独立,喜欢自己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且认为这种成功模式是最值得骄傲的.这样的模式使得美国人特别重视自己对孩子从小独立性的培养.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通过一些资料的阅读可以发现在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虽然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我们仔细看看美国家长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所作的工作就可以知道他们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

[1]


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2]。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3]

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4]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后,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个人的对立性和优良品质,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下面是美国家长对自己孩子对立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1. 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2. 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大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3. 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她)自己爬起来。4. 母要求几岁大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5. 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6. 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7. 大多数 18 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所以必须找工作,做到经济上独立。8. 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9. 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 “ 吝啬 ” ,与人交往也不 “ 大方 ” 。一句话,孩子们不摆阔,不赶时髦。12. 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尤其是父辈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这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从根源上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来打拼。这种


思想时终贯彻美国每个孩子的心中,促使自己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

反观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更就有好多欠缺的地方,溺爱是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这折射出我们国家家长对孩子的普遍做法。溺爱孩子的家长们通常会乐于帮助孩子去处理许多事情,对孩子的过分关心,将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一一包办。“小皇帝”们不用为任何事情担心,遇到任何事情总会有人为自己解决,总有人可以依赖。被家长包办的轻松无虑的生活让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独立,不明白有些事情是必须由自己一个人去完成的[5]一旦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而是找谁去解决。他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于依赖他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手足无措,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渡过难关。这种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国家的孩子独立性方面总体是落后于美国的的。这对于孩子的未来是不利的,我们确实可以吸收美国文化在这方面更的优点教育自己的孩子。



结束语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最终还是要自己独立的生活,处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种要求对我们对自己对立性的培养至关重要,美国家长从小的一些做法和整个国家体制可以让美国孩子尽早适应独立的生活。美国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静美国孩子的成长教育带来的启示江西教育, Jiangxi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11 Z2

[2]刘长颖. 教育孩子要有坚定的原则[J]. 大众心理学, 2003,(12) [3]百度http://wenku.baidu.com/view/36f0b647b307e87101f696d6.html [4] 李晓慧. 理解父母[J]. 青少年日记, 2002,(19)

[5] 刘修丽小皇帝的人格缺陷大众心理学, Popular Psychology, 编辑部邮箱2011

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n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