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2-11-24 08:0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学,期末,试卷,答案
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信息工程与服务部《学前教育学》

(适用班级:16幼教)

C。散步中,要引导幼儿对环境的观察,并随时注意清点人数 D。教师可以在散步过程中因时因景进行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班级 班级

题号 总分 A.遗传 B.先天因素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40分)

1。一天中重要的往往被忽视的生活活动是( . A。入园 B。睡眠 C.饮水 D。如厕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有力途径是( A。睡眠 B。饮水 C。盥洗 D.如厕 3.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长期目标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幼儿课程内容是由( )决定的。 A计划 B.目标 C.评价 D.国家

6.在幼儿园运用语言为主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 A.活动法 B.直观法 C.口授法 D.实验法 7幼儿教育的主体是( ). A.保育员 B幼儿教师 C.保健医生 D.园长 8幼儿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B.上课C.玩耍 D游戏

9.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活动过程不具有( )特点 A。复杂性 B。灵活性 C。重复性 D 随机性 10。关于幼儿散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散步时,幼儿不可以在队列中自由自在的走、停、玩、讲

B.组织散步活动应事先了解散步地点和沿途安全卫生状况,并提醒幼儿如厕,饮水

C.环境 D.生理成熟

12.课上,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饮水 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

13.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 )

A.示范法 B.直观法 C.观察法 D.演示法

14.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惟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尊重儿童原则 C.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520019,我国出台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16。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 )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17.“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18。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9.对幼儿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20.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

学号姓名姓名学号

1


(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 10分)

1。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 2.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弓}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教育幼儿使用.

3.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

4.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排教育活动. 5.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就是要求教师多用言语的形式表扬、指导幼儿,学会倾听。 ( 6.幼儿园课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 1 2 3 4 5 6 7 8 9 10 7幼儿学习 C C C B B C B D A A 是否有意义,关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A B

A A

B D B

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8。世界上第一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建立的。

9幼儿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能开发幼儿智力。(

10幼儿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

11。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 . 12。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就是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13幼儿游戏主要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 14幼儿课程的组织要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基础.( ) 15.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 (

16.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

17.幼儿进餐必须定时定量,进餐间隔时间为两小时。 )

18。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 . 19幼儿自发的游戏会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应该加以限制. 20.“教师讲、幼儿"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学前教育环境 2、学前教育课程目标 3、直观形象法 4、日常生活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6,12分) 1.简述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2。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五、案例分析题(共12分)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信息工程与服务专业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 理论考试试卷答案

(适用班级:16幼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学前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物质和精神因素所构成的系统。 2、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在一定学习期限内学习效果的预期。

3、直观形象法:是指运用直观教具或各种多媒体教育手段,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帮助儿童理解、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方法.

4、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中满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餐饮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如厕活动、整理活动、散步、自由活动等. 四、简答题(每题6,12分)

1.解析:1)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教育任务、评估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l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