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制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制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胡涛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3期
摘要:初中生物的内容不能直接在生活找到道具供学生观察和思考,这增加了生物学习的难度。自制模型是利用生活中的原材料,模拟制作生物模型,促进学生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自制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制模型;直观形象;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19-02 1.利用自制模型,增加生物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生物的大多数教学内容并不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观的道具,也没有具体的生活现象可供学生观察。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抽象内容的把握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而初中生物的内隐性特征使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常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只能靠记忆和模仿俩掌握。自制模型指的是运用相似的材料,将内隐化的事物通过替代材料制作模型,从而引导学生真实的感受生物体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对生物体的理解。 例如,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有关神经元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学生看到神经冲动一位是神经元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学生根据字面意思将神经冲动与性冲动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说明神经元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学生没有关于该事物的表象,也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于是,开始思考制作神经元的模型,一方面促进神经元的直观化和形象化,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表象。笔者事先准备的材料包括废弃的胶质电缆线外皮、芯线数条、白色胶带,将废弃的胶质电缆线外皮内塞入芯线线段数条,然后用橡胶带缠绕,用这样的神经元模型促进学生对神经元结构的理解。然后用两个神经元模型、一节五号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小灯泡发光的现象,来解释神经元的功能。通过制作模型,是神经元的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生动,学生借助模型理解神经元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模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2.鼓励学生自制模型,促进生物知识的实践性
生物知识是与动植物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影响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生物学知识的特点使得很大一部分初中生将生物学知识看做单纯的理论知识,是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动植物的生存状态,作为一名初中生是无法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中,这种认识造
成学生生物学习的机械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模型许多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相似模型,学生就能够向其他人传播生物学知识,也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这就促进了生物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