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欢迎阅读!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重庆市永川区石竹小学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科普知识,能够结合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教学要点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2、女性青春期保健。 3、男性青春期保健。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一般分为儿童期(6、7岁—12、13岁)、少年期(12、13岁—16、17岁)和青年期(18岁以后)三个阶段。从小学升人初中,标志着从儿童进入了少年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同化作用占有优势,使身体的各组织器官不断地生长发育,使人从幼年发展到少年。在心理上,也从儿童时期的幼稚状态,逐渐地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一)学生的生理特征 生理是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因性别的不同和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也有差异。现就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心脏、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结合年龄和性别,生理特征。
1、骨骼的特征 总的来讲,初中学生骨骼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这是因为在骨细胞新陈代谢的加强,促进了骨的生长能力,但是骨化尚未完成,与成年人比较,骨骼内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较多,而无机物质较少。因此,骨骼的可塑性很大,富有弹性,但坚固性较差。由于骨的硬度小,韧性大,所以不易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骨关节面的软骨较厚,再加之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好,关节周围的肌肉弹性大,所以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的稳固性较差,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年龄越小,以上这些特点越明显。 由于骨骼的生长迅速,尤其是四肢骨更为明显,所以学生在这个时期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超过其它时期。此时期恰恰是青春发育期(女生10-12岁、男生12-14岁),也是生长发育的突增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身高、体重变化较大,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也较明显。 根据这些特点,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姿势要正确,以免发生畸形。另外,要注意身体的全面锻炼,避免一侧肢体或局部用力过多而造成肢体发展不均衡。在体育锻炼中,对于负重的练习应该适量,承担过重的力量练习,会使软骨过早的骨化而影响身高的正常发育。 此外,应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大,既灵活又稳固。因此,初中时期应加强柔韧性的练习。
2、肌肉的特征 初中学生肌肉的发育落后于骨骼,主要是肌肉的长度增加,肌肉内的水分比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所以富于弹性,肌纤维较细,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差,易疲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水分逐渐减少,蛋白质和无机盐逐渐增多,即使这样,肌肉的生长仍落后于骨骼。例如 8岁儿童的肌肉总量约占体重的 22.2%,15岁约占 32.6%,18岁约占44.2%。
此外,肌肉发育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稍迟,躯干肌肉比四肢肌肉发育快,上肢肌肉比下肢发育快,肌肉的横断面逐渐加大。 根据这些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宜进行柔韧性。弹跳力的练习。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提高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3、心血管系统的特征 初中学生心脏的发育加快了,血管的发育落后于心脏的发育,而心血管的发育又落后于运动系统的急剧增长。心脏的心肌
纤维较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的收缩力较弱,当身体活动时,主要依靠增加心率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但心脏每搏输出量的相对值(按每公斤体重)与成年差不多,所以,其心脏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初中学生血管壁弹性好,对心脏射出的血液有较大的缓冲作用,大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口径相对较大,血液外周阻力相对较小,所以运动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较成人低。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进人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出现血压偏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主要是收缩压偏高,成年后即可恢复正常。 根据这些心血管系统的构造与机能特点,初中学生能够承担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但运动负荷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宜过长,只要运动量安排的合理,对促进循环系统的发展,增强心血管机能都有积极作用和显著效果。个别出现青春性高血压的同学,如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应的反应,可照常从事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心肌疲劳。
4、呼吸系统的特征 初中学生呼吸器官的发育同样落后于运动器官,由于他们的胸廓狭小,呼吸肌的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呼吸表浅,频率较快。 由于初中学生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较高,12-13负的学生每分钟呼吸频率平均为19-20次,而成年人平均为12-16次。这个时期,男生肺活量从12-13岁起增长加快,14岁增长值最大,15岁以后逐渐接近成年人。女生10-12岁增长较快,13岁后增长比较平稳。 此时期,呼吸调节机能较差,最大吸氧量较成人低,运 动时负氧债的能力也不如成人。因此,无氧代谢的能力稍差些。这是他们不能保持长时间进行大强度肌肉活动的原因之一。 初中学生的呼吸机能有所发展,无氧代谢能力也有提高,以快速跑、耐久跑和球类运动(篮球、足球)为内容,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呼吸机能的发展。在体育锻炼中要注意动作与呼吸节奏相配合,掌握呼吸方法,尤其是深呼气,这对发展肺的机能有着重要意义。 5、神经系统的特征 初中学生脑的重量和体积增加不大,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结构与机能却在迅速地发展。这时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很高,兴奋和抑制过程呈现不均衡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仍占优势且易扩散。虽然抑制过程迅速发展,分化能力也逐步增强,但注意力仍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 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和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锻炼身体。
(二)学生的心理特征 由于初中学生进人了青春期,与小学阶段相比,好像两个世界,他们的心理发育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独立性与依附性、自觉性与暗示性相矛盾的时期。他们总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成人感和独立性表现较突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很敏感,自尊心比较强,对于父母或教师往往富有反抗情绪,与成年,人的关系不十分协调,出现同龄人集群的现象,这个年龄的集群,有时超出班级和学校的界限,其行为也有的出现与社会规范偏离,所以有的有把青春期称为“关键年龄”。
1、动机、兴趣和感知的特征 由于心理上的突变和大脑皮层细胞功能的迅速发展,感知活动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他们的感觉能力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视觉、听觉能力以及在灵敏度方面甚至超过成人。他们的肌肉、关节以致于前庭分析器的感觉,为他们在体育运动及其它各方面表现特殊的才能都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更加提高,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同时发展。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观察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得到加强。同时,情感的发展具封闭性,常常含而不露,对一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X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