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第一生产力

2023-03-08 02: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是第一生产力》,欢迎阅读!
生产力,制度
制度是第一生产

——孙建府



读中学时,经常死记硬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那时,背这些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经典句子的真正含义。直到前段时间,读吴晓波先生的《跌荡一百年》一书关于晚清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发展的对比,及联系到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使中经济开始奇迹般腾飞时,才产生这样的思考:到底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底谁是“鸡”谁是“蛋”

吴晓波在书中描述日本人1871年考察美、英、法、比等12个国家时,考察的对象是政府组织机构、议会的功能及运作、法院的权力、三权分立的机制等等,对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要塞、学校、报社以及福利设施等,也都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回国后,他们坚定地达成了"脱亚入欧"的共识,先后提出制定《宪法建议书》《殖产兴业建议书》《振兴国外贸易建议书》等三大建


议书,为维新事业绘制了蓝图。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教育政治改革的同时,经济改革亦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当时的中国精英阶层则认为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思想家魏源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李鸿章更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所以,中国派往欧洲的考察团“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只去学习或者购买技术,没有从政治原理、制度层面进行学习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亚洲崛起,是因为它在政治体制、教育制度经济制度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而中国的落后正如吴晓波分析的那样“精英阶层对传统文明的过于自信以及对制度重构的漠视成为中国近代化进步的最大障碍”

1978年改革前后,生产力水平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改革前经济死气沉沉,人民缺吃少穿,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因为通过改革,理顺了生产关系,理顺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组织制度,释放了社会中的正能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好”的制度,能使经济发展;“坏”的制度,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破坏经济发展,这就是制度的力量。套用一句话:制度是第一生产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Q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