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涂尔干“人性的两重性”观点解读

2023-08-28 05:41: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涂尔干“人性的两重性”观点解读》,欢迎阅读!
涂尔干,两重性,何以,秩序,解读
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涂尔干“人性的两重性”观点解读

张源;王烨

【期刊名称】《实事求是》 【年(),期】2013(000)001

【摘 要】为探究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涂尔干首先将视角从作为整体的社会转移到单个个体,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探究社会力量对个体的塑造,进而将个人——社会关系这一问题转化为单个个体的“个人性”与“非个人性”两种特性之间关系的问题,最终认为现代社会秩序的困境正是源于“人性的两重性”的内在张力.同时,宗教科学分别是社会力量塑造个体的两个维度,二者都源于并成为了社会的集体意识,也同样具有超越性.它们来自社会,又把社会转移到个体身上,使个体与超越个体的某种事物发生关系,如此造就了个体的非个人性,进而导致了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对立.涂尔干的人性两重性的意义不在于划分个人与社会的边界,而在于承认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人性两重性统一在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个体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秩序才成为可能. 【总页数】4(P58-61) 【作 者】张源;王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 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 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B565


【相关文献】

1.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对中国社会秩序重建的理论考量与路径探索 [J], 贾玉娇 2.社会秩序如何可能?——涂尔干论社会分类 [J], 胡春光

3."共同态度性"范式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运用问题——以加加美光行先生的《现代中国学新范式》解读宽容世界观何以可能 [J], 汤忠钢;魏丹 4.论涂尔干的人性两重性——读《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 [J], 严懿 5.个体化社会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马克思共同体视阈下的社会秩序建构 [J], 磨胤伶;王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