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考试对策

2023-04-13 10: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考试对策》,欢迎阅读!
日语,课堂教学,对策,能力,考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考试对策

作者:周

来源:《商情》2010年第24

如何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中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又能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通过能力考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文字、词汇,听解,读解、文法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日语 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

如何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中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又能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通过能力考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总的来说就是引导二字。学生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通过二级考试,仅靠课堂内学到的是不够的,需要课后大量的自学。而很多学生由于习惯了中学时期在老师督促下学习,不太会自主安排学习。加之对日语能力考试又不太了解,没有方向,缺乏具体目标,抓不住重点等,导致时间花了很多,却效果欠佳。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引导、启发学生去合理安排学习,把握能力考试重点,掌握应试技巧。下面笔者从能力考试的三大组成部分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文字、词汇

我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对着课本的单词表、或是捧着厚厚的单词手册在苦苦的背诵单词,而经常是前背后忘,或是单词不会活用。对于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

1.引导学生去发现音读”“训读的规律。日语的单词读音是有音读训读之分的。例,「人」这一汉字,其训读为「ひと」,音读则为「にん」或「じん」,记住这三个读音并不困难,问题在于这如同枯木一样站立的无生机的读音,我们始终无法强化它们在脑中的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整理,告诉学生例如「人目」「人助け」等词当中的「人」读成「ひと」,「三人」「保証人」「世話人」等词当中的「人」读成「にん」,「中国人」「日本人」「人民」等词当中「人」读成「じん」。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将所学单词进行类似整理。

2.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记忆单词。很多学生认为单词就是该一个一个的背,背完单词再读课文。其实不然,单纯的背单词不但非常枯燥而且效果不好。笔者曾做过一个实,让学生在没有背单词的前提下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读熟。开头几遍学生会因为一些生词不知道其读音而不断的查看课后单词表,但读了几遍过后就不需要再查单词表,读熟课文之后发现本课单词也轻松记住了,而且记忆效果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听解

听解是历年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一部分。以往很多学生在听解这一部分得分不高还可以靠词汇部分拉分,但是现在能力考试要求每一部分都要达到及格标准,所以这对学生的听力无疑是一个挑战。

1.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听的习惯。很多学生认为听力课才是练习听力的时间,其实不论什课程,老师或者学生用日语表达时都应该要认真去听,这些都是练习听力的好机会。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解释说明或举例子时要多用日语表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应该鼓励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找出错误。特别是外教课上,日籍外教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练习听力的机会。所以要经常提醒学生随时随地的竖起耳朵练习听力。

2.帮助学生掌握听力应试技巧。在听力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例如:①帮助学生整理听解部分常见题型,例如数据图表题、排列先后顺序题、选择符合或不符合对话内容题等等这些都是历年考试的经典题型。②对以往失分较多题型的重点练习。例如一些以数字、日期为选项的题型。③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听力考试开始的前几分钟是试音和答题卡填写说明,训练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有图题部分进行审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训练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听。每道试题的问题会在听力内容前先读一,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听的习惯可以更快的找到正确答案。 三、读解、文法

文法部分学生相对得分较高,失分主要在一些相近文法的区分上。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多作比较,通过例句让学生掌握其区别。

读解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有:①通读能力较弱,遇到生词就会停顿,影响阅读时间。②对文章中心意思或作者主旨把握不准。③应试技巧未掌握。针对这三点我们也可以利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启发学生。

1.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虽然我们通过词典能很方便的查到一个单词的意,但是考试不允许查字典,我们也不能掌握所有的词汇,所以锻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意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泛读某课上有这样一个短语「まがりかどの中高年」,当中「まがりかど」这个词很多学生不懂,有些学生只知道它的基本意思拐角,道路拐弯处。在授课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其含义,而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测。学生在明白了课文讲的是一位处于事业瓶颈期的中年人经过一番职业调查及思想斗争选择了换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一内容之后推测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转折点、人生或局面的重要关头

所以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单词的含义,另一方面能改掉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要停顿,锻炼学生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答题技巧。不论是精读、泛读还是其它课程,在课后练习中都会有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学生完成这些练习之后,老师不要局限于告诉学生答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上。例如有些问题是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那么应告诉学生在看文章前可以先浏览一下题干,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再比如能力考试经常会有类似作者的主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这类题型一般给出的四个选项都符合文章内容,要提醒学生不要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干扰,一定要选择最能体现作者真正意图的选项。 参考文献:

[1]杨秀娥,王秋华.日语测试与日语教学的相互作用关系—— 由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谈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91-93.

[2]王涛.日语能力考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作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2005,(5):4.

[3]贾杰,张峥,李会吟等.日语能力考试19911999年试题集[C].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2000.

[4]张敬茹,刘艳萍.日语泛读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G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