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欢迎阅读!
![李玫,读后感,人人,教授,值得](/static/wddqxz/img/rand/big_9.jpg)
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
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李玫瑾教授谈的最多的观点是孩子的性格养成在6岁之前,6岁前孩子父母的陪伴和亲子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奠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有些人感觉李老师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控制欲,我不赞同。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确是带有“约束”作用的,但这并不等于控制。她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在高中阶段要给孩子展现不同的活法,挖掘孩子擅长的领域,而不是考了高分,但不知道选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从一个孩子角度,感受到的是被尊重和帮助。虽然我也曾对家长的唠叨感到厌烦,但当我现在读到研究生,再回过头看,觉得父母们的管教是多么珍贵!只是会遗憾,如果他们能用更适合我的方式,那可能会更好。而李老师正是在这方面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案。没有哪种教育理论是绝对正确的,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但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思考是绝对必要的。李老师向我展现的是一种更积极主动,更温和和持久的教育方式。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孩子心智还没成熟的阶段,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纠正,我觉得这不是控制。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这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但最终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掌握权依旧在孩子身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q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