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

2022-10-26 11:5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欢迎阅读!
班组,生根,安全生产,落地,基层


让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的安全生产同样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班组成员工作生产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机率最高。从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企业发生事故90%在基层班组,班组中80%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目标

让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是减少各类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作为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制度方面,已建立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度;安全检查的力度和频次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多;从硬件和技术上来讲,安全投入在不断增大;从人员队伍来讲,自上而下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基层也成立了专(兼)职安全员队伍。应该说为解决安全问题,自上而下,一年四季,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等。但因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仍存在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检查缺乏针对性;员工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频发等问题。例如:上级安全检查目的是发现问题,预防事故,但被查对象常常什么问题都藏着掖着。更有甚者,采用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招术来对付检查。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的本能内在需求,却变成了企业下达给员工的硬性指标。辉县市电业局检修工区有七个基层班组,近60人,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2011年,工区开展六型一化班组建设,在安全生产上,针对工区的工作性质,结合员工的实际现状和所管辖设备的状态,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的开展了几项活动,使工区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一、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境界

安全文化电力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要让生命之树常青;要让员工家庭幸福;要让企业健康发展,就要大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工区从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着手,以安全文化橱窗为平台,强化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等理念。例如:要工区的北墙上用鲜红的大字书写了安全誓词为了员工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我宣誓…… 在工区的走廊板面上:操作之时顾左右,相互提醒真朋友两票三制严把关,人身设备保安全跟着安全走,抓住幸福的手庄稼怕天旱,工作怕蛮干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安全是自身生命的延续一趾之疾,丧数尺之躯等。通过丰富的安全理念灌输、安全警示语的提示,使员工抬头受教育,低头去思考,对工作有指导。同时,工区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事故通报,特别是事故通报,要求员工学习后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多方面写出心得体会。组织员工观看《伤逝》《警钟长鸣》等安全教育录象;组织员工开展收集安全警示语收集;开展反事故演习;积极参加安全活动征文和创建无违章班活动等。利用安全文化的熏陶,让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员工的




意识和行动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杜绝习惯性违章,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生产一线,人人都在讲安全、说安全,觉得对安全知道的很多,说起来头头是道,却不知道自己进入施工现场,也存在着习惯性违章。例如:进入施工现场不穿绝缘鞋;高空作业上下抛仍工具;工作服不安规定着装;登高作业时,梯上人员只顾工作扶梯人员没有有效监护等。一次不规范行为没有及时纠正,么类似行为第二次、第三次也就顺理成章并且这种不规范行为没有引发事故,这样干惯了、看惯了,也就习惯了。认为不规范的行为引不起事故,发生事故纯属偶然。从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原因来看,主要存在侥幸心理、偷懒心理、盲从心理;从习惯性违章和特点来看,有麻痹性、顽固性、传承性等,彻底解决需要一定的过程。工区每一次安全分析会都要提出工作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海恩法则,即每1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轻微事故,有300次事故未遂,有1000个事故隐患。让1293001000这组数字印入员工的脑海,让其明白自己的每一次违章,都是在向事故靠近一步。外,反习惯性违章,领导要带头,起到表率作用,特别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在一线查习惯性违章要疏而不漏,纠违章要铁面无私。同时要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对于班组长、工作负责人、青工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的采取相应措施,对习惯性违章进行有效控制,让安全生产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也正如杜邦公司的名言:安全一旦成为习惯,事故离我们就很遥远。



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奖惩措施,激发班组活力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当每个细胞都保持健康且充满活力时,企业才有无穷的发展动力。班组成员是安全生产任务的执行者、实践者和直接受益者,任何员工都不愿意在工作时受到伤害,因而在班组明确零事故目标管理是符合全体员工的共同意愿的。在创建六型一化班组建设中,零事故作为评比的必要条件,对没有发生事故的班组进行奖励;对发生事故的班组,无论贡献有多大,不仅取消评比资格,还要进行处罚。让全体员要明白:安全工作在各项工作中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另外,对安全生产能提出好的建议;能够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程序的班组和个人要进行表扬和奖励。逐步形成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开展班组安全建设,班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头很关键。因此,工区重视班组的选拔和培训,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各类能力,赋予班组长足够的管理权限,以调动其带领班组安全完成生产任务。但班组的安全建设并不是让班组长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而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员工自行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并实施控制,制定出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等处理方法,减少风险的负面导向,同时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自觉形成个人自防、同事协防、班组长督防的三防体系,激发班组活力,实现团队管理,达到零事故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Y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