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向型幼儿个案》,欢迎阅读!
内向型幼儿个案
听小朕小朋友奶奶说,在小朕刚出生时,孩子的妈妈就跟人跑了,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的父亲文化不高,单位里很忙,平时从不照顾孩子。爸爸在他上小班的时候,又结婚了。从出生到现在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虽然入园已经一年多了,可是从来都没有和老师打过招呼。与同伴交往也比较的少,性格比较的内向,胆子比较小,脾气倔强。学习活动从不举手发言。有挑食的习惯,碰到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一口都不吃。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穿衣穿鞋又快又好。
培养目标:
1.鼓励幼儿和老师、同伴主动交流,大胆与同伴合作,分享快乐。
2.鼓励幼儿改正挑食的不良习惯。
案例描述:3月17日 上午8:30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小朕奶奶带着孩子走过来。奶奶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小朕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奶奶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小朕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奶奶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小朕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小朕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小朕很勉强地点点头。
分析: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方开朗,积极向上,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胆小拘束,畏畏缩缩时往往会很焦虑。有些家长会当面责骂、恐吓幼儿,殊不知,这样的话会造成孩子更大的负担,使他更加怯懦。而且经常说孩子内向,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了一张“内向”的标签,使孩子潜意识地认定了自己就是一个内向、没用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越急,孩子越内向。
教育策略:
事后,我找机会和小朕的奶奶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她对待小朕这样内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评他。多鼓励孩子的进步之处,让他感到自己在进步,我会更好的,形成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关注他,多和他聊天,让幼儿愿意亲近自己。经常表扬他的优点和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开口说话的愿望。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S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