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科学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2023-05-09 23: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女科学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欢迎阅读!
女科学家,社会问题,面临,现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女科学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作者:邵旭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3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女性不断地享受到比以前社会中女性更多的权利。尽管几十年过去了,科学界的妇女依然远未撑起半边天。在大学等学术机构中,女性教授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并且女性讲师的比例也很低。科学领域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其实,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科研活动中,虽然现在女科学家占有的比重不少,而且在逐渐增多,但她们在从事科研的道路上面临诸多的成长障碍和困境。本文在分析女科研工作者的处境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变她们面临的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 男女平等 科学 成长困境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新的文明开始之后,更多的女性逐渐开始从事之前她们从未触碰到的事务。科研工作再也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工作者也逐渐成为科研活动的主力。人们不禁会问,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性科学家不是受到了大家同样的尊重与支持吗?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从目前的调查数据来看,答案却是否定的。 1女性参与科研的规模优势未能转为质量优势

有关材料显示,2003年世界女性研发人员约占研发人员总数的27%。其中,非洲为29%,亚洲为15%,欧洲为32%,美国为24%2009年,中国女性科技人员约1437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女性数量占总数的25.7%。遗憾的是,这种规模优势未能转化成质量优势——一边是女性参与科技的总量不断增长,女状元频出,大学校园阴盛阳衰;一边则是高层女科学家稀缺。数据显示,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只有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75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只有8人,4.6%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而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成员中,没有一位女性。

2家庭和政策对女性科学家的阻碍

在中科院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生招考,几轮考试下来,结果录取的全都是女性。女生在考试方面的能力让人大为叹服。中国科学科技政策研究所作出了我国近年来首项基于规模调查的《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现状研究》课题,历时一年半的问卷调查涉及31个省区市,共发放了4240份问卷。调查结果使包括这位科技政策研究者在内的很多人,对女性有了新认识。调查发现,即使从主观意识来看,男女在30岁以前,在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出什么事方面没有差异。一旦到了40岁以后,差异就明显,男性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雄心勃勃,女的则呈现相反的态势。3040岁之间,正是形成差异的时间段。赵兰香发现,一方面,女性一旦有了孩子,可能导致她的兴奋点就会有所转移。而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牵扯着家长的很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在这一年龄段,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使男女竞争的机会和起点形成一定的差距。女性这一时段正值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却开始生育,而男性则突飞猛进,更有利于将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譬如,目前的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申请对年龄的限制是男女一刀切,超过35岁就不能再申请,而很多女性在此之前要完成生儿育女等任务,成果自然没有男性多。 3对女性参与科技平等权利的呼吁

对女性参与科技的平等权利,尚缺乏有效的保障与关怀,有的甚至存在明显障碍。路甬祥院士呼吁,应该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立法内容,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女性在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科研职位和科研资金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路甬祥院士建议,在具体科研与教育领域,可设立多种形式的专项研究基金、特别培训基金与女性科学组织或工作机构,为女性科学家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同时,在现有的研究基金和奖励评价中,应充分重视对女性科学家的支持和鼓励。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近年来则一直呼吁给生育后的科研女性一笔启动经费重返科学界,现在科学发展很快,生完小孩以后,原来的项目接不上了,让她们怎么做?回国人员都有启动资金,女性为什么不能有?在她看来,这样的支持意义重大。中国科学科技政策研究研究员赵兰香介绍,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女性的参与可以增加科学研究的多样性,男性思维和女性关注点会有所不同,女性富有的母爱,会渗透到她的工作中。比如,当前科学研究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问题,如何进行科技发展方向性的决策,在男性主宰的科技世界中,需要女性视角的关照。国际上已经注意到科研领域男女性别的差异,并开始努力缩小这种差异。 4结论

要改变女性科研工作者面临的现状,就会牵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宏观的政策原则,又要有具体的配套措施;既要有平等的资源分配,又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既要有工作的支持,又要有社会服务的保障。打破玻璃天花板亟待立法支持,对女性参与科技的平等权利,尚缺乏有效的保障与关怀,有的甚至存在明显障碍。应该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立法内容,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女性在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科研职位和科研资金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在具体科研与教育领域,可设立多种形式的专项研究金、特别培训基金与女性科学组织或工作机构,为女性科学家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机会;同时,在现有的研究基金和奖励评价中,应充分重视对女性科学家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刘珺珺.科学社会[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肖政.从女性科学家素质特点谈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4.

[3] 杨建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M].武汉出版社,2001.

[4] 张利华,陈钢,何革华.中国科学界女性:现状与发展[J].科学社会的影 响,2006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C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