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2023-05-05 07: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乌合之众》,欢迎阅读!
乌合之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乌合之众

作者:简子淇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

作者简介:简子淇(1991.5-),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马克思韦伯曾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不知不觉中,诱惑时刻随之而来,想要的、不想要的东西会劈头盖脸砸向人类,就如同列车根本不知道前方是否有铁轨,但惯性的作用仍会迫使列车急速奔驰。神创造世界,据说只用了七天。试想人类毁灭自己,会需要几天呢?在《浪潮》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故事中,也许七天人类足以毁灭自我 .“浪潮掀起了浪潮

《浪潮》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正在举办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主人公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是该校一位老师,一场极权主义运动浪潮然开始。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在第六天,老师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然而为时已晚,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这便是浪潮故事的始末。一个小小的课堂实验或者说一个微不足道的信念何以会引发一场不可控制的极权主义行动?一个个普通的德国萝莉和正太,怎么好好的就成了极权主义的恶魔?或许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参与这场实验运动的人员里找到一些答案。 .极权主义危机

1.“浪潮群体的极权主义行动

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终结者,文格尔老师他显然在这场行动者夹杂了教师职责之外的东西,他在报复之前抢走他无政府主义课程的老师,他在享受着学生们对他的崇拜,同时他也在弥补夫妻关系之中的自卑感;蒂姆是这场行动中的狂热分子,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或许正如他所说,“‘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而对于后来加入浪潮的卡罗的弟弟来说,浪潮组织的排他性和独一无二的手势构成了对他最大的吸引力,他将此作为自己的荣耀。当然,这场运动中不乏反对者的聲音,卡罗和马尔科便早早清醒过来。可问题是他们的反对不但没有阻止这场极权主义行动,反而作为外部因素刺激浪潮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2.现代性的极权主义危机

《浪潮》中的故事虽然是一个老师以实验的方式告诉同学们什么是独裁主义,但同时也暗示了在我们这个自由平等时代的极权主义危机。当我们把这众多渺小的影像汇聚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现代社会的缩影。每个人在分工高度细化的现代社会中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每个人都在高度官僚制的体系下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每个人也孤独地分享着自己的痛苦与悲伤,努力做着自己的英雄。于是,这场浪潮行动成为众多人生命意义的附着物,仿佛深渊中脆弱的救命稻草一般。 3.同质化与归属感

狂热群体的根源在于没有自我认知价值感。如同埃里克·霍弗所言,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当一个人并没有或者无能力去发掘出自己内在真正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而那些怪异行为的狂热者,尽管看来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却相反的,更是证明了他们是一群被同质化的人。

人类需要同质化。需要集体归宿感。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在一个协调统一的团体里,会感到十分无助,而为了使自己融入这个团体里,来证明自己也是人群中的一员,他会加入这个团体,拥戴这个团体,甚至将一直誓死效忠下去。 .浪潮淹没了浪潮

电影往往在最后达到高潮。老师宣布浪潮组织解散,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发起活动的老师被押走,学生的尸体被抬上车。而此刻,外面排满了等待的媒体记者,各路围观人群。他们或许又是另一个浪潮之中的参与者,亦或他们某个时刻的某句言语,某种行为,间接影响着浪潮组织中的这些参与者。 我们个人如同一滴水般渺小,每颗水滴汇成了浪潮,但水滴最后也会被浪潮吞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活,但是也不能够依赖社会而活。社会是一个整体,必须融入社会又保证自己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的价值观,棱角不被磨皮,与世界握手言和又找到相安无事的平衡点,面对多变的社会人类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顽强抵抗,不随波逐流。

作为个人,人类离失去理智的状态远不过一念之间,正常的社会离那黑暗思想笼罩的荒诞时代也只有一步之遥。我们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好比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海洋面上的表象。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M].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5]伏尔泰.哲学辞典[M].孙桂荣、逸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fk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