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23-02-16 23: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常规,幼儿园,存在,问题,教育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Tag标签:幼儿教育

近年来,幼儿园常规教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与思考,纷纷提出了当前我国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常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偏差。一些教师在常规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有人指出了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出现的四种不良的常规教育类型:自由型、管制型、教条型和说教型。有的教师把常规教育视为以管理为目的,结果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还有一些教师则是漠视常规教育,认为常规教育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性和愉悦性,因此让孩子在无任何要求的情境中“自由”活动,导致了班级秩序的混乱和无序。而在常规教育方式上,一些教育者以说教为主,教育途径和方法单一,很少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因此,一旦孩子出现“违规”现象,教师采用的手法往往比较简单和粗暴,只会批评、命令、说教、惩罚等。

2、不适当的常规教育产生幼儿爱告状现象。有人分析幼儿爱告状的原因是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教师时常以规则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的行为,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有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3、不当的常规评价对幼儿自我意识产生不良影响。有学者提出,由于学前儿童尚处于“他律”为主的阶段,幼儿对于自我的认识受到幼儿园常规评价的影响,进而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幼儿园里,许多捣蛋分子是由于经常违反常规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否定,自我意识产生了矛盾而导致儿童暂时性的习得性无助,而最终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就是坏孩子,最终变成了问题儿童。因此,学者指出,教师作为常规的代言人和实施者,教师在运用常规评价幼儿时,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幼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鼓励与肯定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强化幼儿对自身的认可,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进而提出积极的自我期待,实现积极自我界定与积极自我期待的良性循环。

4、强调权力和外控的常规教育削弱幼儿对规则的内化。首先,以操作性条件反射观点为理论基础的纪律关注的是儿童的外显行为,很少能关注儿童的内隐行为问题;其次,以权力为基础的纪律更多的导致学生的外控,因为强调权力的控制策略只是改变了学生的外显行为,而没有触及到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认知因素,对儿童态度的转变和规则的内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且,成人在施加影响时过多依赖权力也会起到消极的示范作用,经常受到惩罚的儿童在与他人交往时会倾向于使用强制性的方法强迫他人。第三,以权力为基础的纪律会破坏师生关系,儿童的反抗行为常常会招致成人的气愤、批评甚至体罚,而成人的说理和建议则与儿童的协商等相关。第四,在纪律情境中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T9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