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洛阳市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欢迎阅读!
洛阳市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 【发布部门】洛阳市统计局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洛阳市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洛阳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经济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发挥,全市国民经济运行呈现速度高、效益好、活力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关键性跨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908.2亿元,比上年净增221亿元,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288.2亿元,增长13.9%。市场物价涨幅趋缓。2004年各月价格指数升降变化明显。上半年由于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各月价格指数逐月攀升,7 1 / 3
月份达107.4%,为全年最高峰;随着粮食和鲜菜价格逐渐走低,下半年各月价格指数涨
幅明显趋缓。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2%。 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03年平均价格为100)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52.6万人,城镇在岗职工50.6万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4.8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有4.9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土地和环保约束加大,影响一些项目和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业经济效益与全国、全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空间;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二、农 业
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统筹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和引导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突出区域经济特色,继续坚持以六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狠抓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面积69.2万亩,扩大27.3万亩;油料面积63.7万亩,扩大5.2万亩;棉花面积7.05万亩,扩大0.11万亩;烟叶面积33.8万亩,扩大1.3万亩;中药材面积62.7万亩,扩大12.5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33万亩,扩大0.42万亩。2004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104.4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达 69.6%。
种植业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00万吨,达 208万吨,比上年增长1.6%,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I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