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注意事项

2022-11-16 15: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党员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发展党员,注意事项
发展党员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工作着力点应放在对积极分子入党前的培养、教育考察上,严格履行入党续、转正手续,把好“入口关”

目前我镇党员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党员发展存在随意性和无计划发展,对积极分子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年初未有上报,而直接吸收入党

二、发展程序不规范,主要有:1、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的比例未达到1:32、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未经镇党委审核同意,随意发展吸收入党3、部分党组织在吸收党员时,未按规定实行票决制;4、召开党员大会进行票决时,实到党员数未达到应到党员数的80%上;5、对发展对象所明确的考察培养人形同虚设,存在由一人全部代写情况;6、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通过吸收决议后,不及时上报镇党委审批;7、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无正当理由延期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发展党员各项指标达不到上级要求,主要有:1、学历文化结构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偏少,初高中生占较大比例;2、年龄结构偏大,30周岁以下偏少,有一半以上新发展党员年龄超过35周岁;3、在非公企业中发展的党员偏少,至目前,今年已发展党员53名,但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仅18名;4个别党组织超区域、超范围发展党员,发展非本组织管辖范围内的党员,如:发展对象系镇联防队队员的,不在原单位发展,却由居住地所在村党组织吸收发展;5、对发展对象的考察不全面,召开座谈会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四、部分单位领导发展党员意识不够,存在把关不严现象,主要有:1、只要有申请,就立即确定其为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像。而审查考察过于简单;2、确定为积极分子满一年后,不考虑该积极分子是否真正符合党员标准,却盲目发展吸收;3、平时不注重优秀青年的考察、培养和储备,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在培养期内忽视培养教育。

以前我镇党员信息库系单机版,每次年终党员年报,镇党委会均根据上级相关要求指标作微调,待年报完成后再恢复经修改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今年8月份起,全市党员信息库进行网络管理凡录入党员的信息将不可修改,凡涉及修改都必须向苏州市委组织部说明原因。苏州市委组织部也将随时抽查相关情况。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发展党员可分为培养教育、吸收审批和考察转正三个阶段共23个步骤,严格规范基层党员发展程序,现将相关程序要求再次明确如下:

1、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凡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由本人自愿向所在单位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注重在启发、引导上下功夫,要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但不“坐等上门”启发、引导党外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挖潜扩源。对于未提出入党申请的,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生产工作骨干,党支部应主动关心,吸收他们参加一些党的活动,使其逐步提高认识,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2找申请人谈话:党支部在接到申请书后,应及时派人找申请人谈话,并认真填写《申入党人员花名册》,落实教育帮助措施,并报镇党委。

3、确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民主测评通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向支部全体党员公布并填写《发展党员考察表》,同时报上级党委备案。

4指定培养联系人:党支部必须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联系人负责与积极分子谈心,听取其思想、工作汇报,了解表现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帮助其进步成长。

5、落实培养教育措施: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要加强对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


知识、党员标准、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观教育,使他们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6、定期考察: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看入党动机、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学习工作表现,并把考察情况填入《发展党员考察表》

7、调整积极分子队伍:要在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上下功夫。要按13(即发展1名党员至少要有3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做好积极分子储备工作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要注意把握好重点,年龄35岁以下的达到85%文化程度必须全部达到高中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60%,非公企业中发展比例不低于75%,女性比例不低于40%。要在培养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积极分子队伍的动态管理定期滚动调整,把那些符合积极分子条件的同志及时补充进来,把不适宜继续为积极分子的人调整出去,建立一支质量、数量和结构分布都与发展党员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积极分子队伍。

8、确定发展对象:对经过一年以上时间培养、教育入党条件基本成熟的积极分子,在听取(共青团员经团组织的推荐)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确定为发展对象,列入发展计划。对发展对象要按季度考察写实,认真填写《发展党员考察表》

9、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要按规定进行政治审查,并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政审的主要内容:①申请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②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③直系亲属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凡没有经过政审的,不能发入党

10集中培训:组织安排参加上级党委举办的各类党建培训班。⑴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培训,培训情况要记载在《发展党员考察表》上。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⑵集中培训时间不般不少于三天。

11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①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个别了解的方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②对拟发展对象基本情况、申请时间、培训情况等在所在支部进行张榜告示,时间不少于七天;③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全面分析,正确对待。群众意见较多时,一般不宜急于发展。

12、上报预审:发展对象在入党前,党支部应将他们的有关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综合审查报告《发展党员考察表》、党内外群众意见、党小组和支委意见,报上级党委预审。预审同意的对象,可以发给《入党志愿书》。没有经过预审或经预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不能发展入党

13确定入党介绍人:对经上级党组织预审同意的发展对象,要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

14、填写《入党志愿书》:①填写前,入党介绍人要负责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忠诚老实的教育,将《入党志愿书》内的项目向申请人解释清楚。入党申请人按照《入党志愿书》的项目,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入党志愿书》。在填写时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仿造。③本人将入党志愿书》填写好后,两名介绍人分别填写自己的意见,并签名盖章,注明日期。④将《入党志愿书》交党支部,经支委会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

15、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由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要求入党者必须到会。其一般程序是:①由申请人读《入党志愿书》;②介绍人介绍申请人有关情况,并表明意见;③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审查情况,并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提出意见;④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⑤申请人表明自己对大家所提意见的态度及今后的决心;⑥大会进行票决,参会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的五分之四,赞成人数要超过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票决时需注意的事项:首先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AL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