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前教育幼儿的识字教学》,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前教育幼儿的识字教学
作者:王玉兰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在设定的情境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为幼儿提供文字信息,把识字揉和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以及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玩耍中轻松愉快地、自然而然地识字。他们在活动中一边做,一边玩,一边识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帮助理解和记忆词汇。为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识字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64-01
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它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5岁的孩子就普遍可以学习汉字,而且识字的速度不比6-7岁的孩子慢。识字不仅能让幼儿学到知识,还有益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儿童的智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如记忆力、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创力等,而汉字的学习对这些能力的发展都有激发作用。
幼儿识字活动是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教幼儿识字不易,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是完全能够使幼儿掌握大量字词的。教幼儿识字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儿识字的"量",更要关注幼儿识字的"质"。幼儿识字活动虽然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一部分,属于前识字经验,但与那种正式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要求幼儿机械的记忆和认读那些文字,不能象教中、小学生那样让幼儿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学,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幼儿不仅坐不住,也听不懂,而且效果不佳,甚至会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是在设定的情境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为幼儿提供文字信息,把识字揉和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以及教学活动中。不讲究形式,不向幼儿交待任务,不给幼儿任何压力,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玩耍中轻松愉快地、自然而然地识字。他们在活动中一边做,一边玩,一边识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帮助理解和记忆词汇。为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基础。同时,在幼儿园阶段,依据幼儿"脑先发育,动作滞后"的生理特点,识字的目的要明确,那就是为了尽早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让孩子间接地感知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开阔幼儿的视野,为接受开创性素质教育奠定基础。那么,到底如何能让幼儿轻松愉悦的进行识字呢?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在学前教育中,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