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界图解》与我国小学语文绘本教材探析》,欢迎阅读!

《世界图解》与我国小学语文绘本教材探析
作者:汪睿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
近年,绘本这一独特的儿童文学样式不仅进入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领域,也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其趣味性和教育性,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启蒙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极大帮助。在绘本教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原创绘本发展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师所选用的绘本多是国外作品的翻译版,用原创绘本的极少。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原创绘本教材的缺失对绘本教学持续发展有极大影响。纵观国外绘本,都源于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一书,追根溯源,分析研
究《世界图解》编写模式和其中蕴含的教学原则,对我国原创绘本教材编写将有极大启发意义。
一、《世界图解》的内容、结构和特色
(一)《世界图解》的内容丰富。《世界图解》共150课正文,每课至少有一幅插图,全书共有插图187幅。“课文内容几乎涉及一切知识领域,既有自然世界中天空、大地、动物、植物、矿物;又有社会生活中的生产、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军事乃至各种宗教;还有人自身的肉体、精神[1]……”包罗万象,既是一本儿童看图识字读本,又是一本微型儿童百科全书。
课文内容关注现实生活。“除去8篇当时社会要求必备的宗教教育课文,绝大部分课文都是充分利用现世人生所必备的实际知识”[1]。将儿童的注意力从传统的《圣经》教育转向日常所见的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这在17世纪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泛智性”的具体体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
图像直观贯穿全书始终。不仅对有形事物进行描绘,也选取了一些无形事物进行描绘。有形事物,如天空、粮食、动物等,他选取该类典型性或常见事物用图像描绘,借此让学生形成直观性理解;无形事物,如年龄,他用不同年龄典型人物形象来代表不同年龄:“男孩从婴儿、男孩、少年、青年、男子汉、老年到老人;女孩从女婴、少女、女人、妇女到老太婆”[1]将抽象概念具像化,知识变的直观易懂,这是“直观性”的具体体现——“直观性是教学所应遵循的金科玉律”。
(二)《世界图解》的结构独特。全书内容的安排遵循着:从自然到人文,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从易到难。符合识字阶段儿童侧重于具体形象认知特点。
具体到每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标题——图画——文字描述”。标题,既是图画题名也是课文名称,位于每幅图画的正上方,采用上位概念术语,用以指示事物全体,在儿童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总体概念。图画,用图像直观展示标题所包含的内容,用以吸引儿童注意,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形成联系。文字描述,紧跟图画,对图画中各个不同部分的说明,语言精确简明,是针对每一事物的专门称谓。图画和文字描述之间紧密联系,每幅图画上的事物和文字描述中每个称谓,都标出了编码,指示该称谓对应图画中哪个图像。
(三)《世界图解》的特色鲜明。夸美纽斯将《世界图解》定位为“一本应当直接放到儿童手里的图画书”[1]。他编写《世界图解》的初衷,是为促进《初级课本》和《语学入门》一类识字阶段课本的知识学习,在编排上按《语学入门》一书的叙述次序。可见,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是作为教科书的教学辅助用书使用,儿童可以用这本书课下自学。
序言部分详细介绍学习方法,引导儿童自学。上学前,仔细观察图画达到熟悉程度;上学后,家长反复询问儿童图画内容和事物名称;儿童无法回答事物名称后,不仅在画中并且也在现实中指出该事物;最后让儿童将他们学到并观察到的事物画出。“预习——复习——巩固——反馈”四个步骤来进行整本书的学习,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首次提出双语学习概念。夸美纽斯自述“全书在翻译时,本族词语与拉丁词语的次序位置都得到了对应。但尽管总体上说是同一本书,而采用了两种语言叙述……也可以在书后附上某些对比例证和教学指示,在拉丁语的表示法与本族语不同的情况下。”[1]夸美纽斯赋予了绘本另一重意义,可作为双语教学的媒介。
二、我国小学语文绘本教材存在的问题
用于教学的绘本教材与普通绘本形式相近,本质不同。有学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定义为:“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展现儿童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图景,并能与儿童这个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主要指向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有针对性地适应、配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隐含着引导和协助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创作宗旨,能为儿童的继续学习做深厚的铺垫。”[2]从教育学角度,绘本教材不仅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应符合教学规律:绘本教材是教师根据课程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筛选出的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智水平,作为教科书的延伸和拓展的以“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教学材料。由于绘本教学在我国兴起时间较短,对于绘本教材的开发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一些问题。
(一)有改编,但缺少规范。绘本教材是一种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综合性作品,对作家、画家和图书编辑的要求较高,需既懂绘本又懂儿童还懂教学。普通绘本出版目的是儿童趣味阅读,若运用于课堂教学需教师有针对性的筛选并根据课堂需要和教学目标进行改编,这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从绘本的筛选,到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都是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摸索着进行,缺少教学规范。
(二)有开发,但资源不足。目前我国绘本来源以国外绘本为主。以国内在线图书网站“当当网”为例,按来源分为美洲、欧洲、日韩和中国,中国原创绘本仅占市场1/4;从主题看,美洲重人际交往教育,欧洲重职业认知教育,韩国重安全自救教育,日本重勇气教育……中国原创绘本多集中在古诗、神话故事等传统题材方面,对日常生活相关题材关注少。教师在选择绘本教材时较多采用国外绘本进行加工教学,与本土绘本“题材陈旧、与当代日常生活脱离”有着极大联系的。
(三)有探索,但类型单一。绘本,最初在引入课堂教学,主要运用于阅读训练辅以识字教育。受国外绘本教学启发,尝试运用于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3]……与绘本教学的多样性相比,我国绘本教材缺少课程专家介入,内容编排仍相对传统,侧重于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的训练,对于综合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关注较少。
三、《世界图解》对我国绘本教材编写启示
绘本≠绘本教材,二者在形式上相似图文并茂,绘本教材在识字阅读功能之外附加了其他功能,如写作、口语交际、思维训练等。《世界图解》在内容、结构、编排方式方面对我国绘本教材编写有启发意义。
(一)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世界图解》课文内容从儿童日常可见的自然现象,到儿童未来生活所需的社会知识,都有涉及。绘本教材在题材上,除了传统的古诗、童话、寓言等,还应结合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职业介绍、安全教育等涉及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专业化,紧扣教科书。《世界图解》为了促进《初级课本》和《语学入门》一类初级阶段使用的课本的知识学习,在编排上按《语学入门》一书的叙述次序。绘本教材作为语文教科书的延续和补充,与普通绘本相比首先要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龄开发不同类型的绘本教材。其次,与教科书的单元目标相配合,符合教科书的编排规律。
(三)直观化,图文结合。《世界图解》图画位于课文的中心地位,儿童学习新内容源于图画,这与儿童认识世界是从接触具体事物的认知顺序是一致的。在儿童头脑中先形成图像后,与特定的语言符号形成联结。将图画中的事物和文字描述用序号标注联结,有助于集中儿童注意力,减少干扰。文字描述,名称用语使用一般性称谓,语句结构简单,减少语言学习初期儿童记忆负担,避免因难度带来的厌恶情绪。
(四)家校化,指导详细。《世界图解》在序言,详细介绍该书的学习方法,其中涉及到儿童自学,校内学习,家长辅导三个方面。使得绘本教材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通过详细的指导说明,简单易行的方法,使绘本教材的学习以儿童自学为主导,教师家长都参与其中。
小学绘本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的探索期,目前进入第二个十年。绘本教学“热度”持续不减,与此相比,国内绘本教材开发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绘本教材题材单一,编写缺少系统性,优质绘本教材量少是突出问题。绘本教学与绘本教材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绘本教材的滞后发展最终会制约绘本教学的发展,我国绘本教材建设除了借鉴国外绘本教材模式外,还应逐渐实现本土化的突破创新。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94-99.
[3]孙韵.绘本阅读:助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7(3):30-35.
汪睿君,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x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