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鉴赏争鸣

2022-08-16 17:4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图文并茂鉴赏争鸣》,欢迎阅读!
争鸣,图文并茂,鉴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文并茂 鉴赏争鸣

作者:刘清群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8

辉煌的唐宋诗词,不仅是华夏民族美育和文学教养的经典,哺育中国诗人的伟大传统,同时也是各种艺术创作挹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语社版选修课本《唐宋诗词鉴赏》(20071月第1版)力争选择最能体现唐宋诗和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并按诗、词两种体裁,根据不同主题,分成十二课,并配上扩展阅读鉴赏知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每一篇课至少配一幅课文插图,可谓是图文并茂。不仅让学生大饱眼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文本阅读时反复咀嚼,结合插图揣摩诗,驱驰想象,描绘形象,创造意境,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沉入诗人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水平。 在为语社版选修课本《唐宋诗词鉴赏》第六课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中的《石壕吏》和《卖炭翁》设计教学时,笔者以教材所选取的插图为切入口,结合鉴赏知识” ――《意境》对这两首诗歌进行赏析。分析诗词的意境,先寻景(寻找写了哪些景象),再构境(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最后析情(分析这个画面渗透出怎样的情感內容)。据此,笔者利用插图,对诗歌文本进行了赏析。同时,笔者认为所选插图有几处需要改进。是谓争鸣。 对《石壕吏》(杜甫)所选插图的建议:

一、站在马后的作者不应该是的动作,与原文听妇前致词不相吻合。这个时候作者应该在哪呢?最好是什么动作呢?笔者认为,作者这个时候最好坐在床上。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从时间已过了很久,作者应该睡下了,这时被吏呼一何怒吵醒了。为什么不让作者走到屋外呢?因为在这首诗中,作者虽然对抓壮丁的残酷现实做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但他对平定叛乱的正义战争又是持赞同意见的。作者内心是极其矛盾,极其痛苦的。这个时候坐在床上,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躺下睡觉,还是起床走到屋伸张正义。这样就能准确表达作者的矛盾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提示文章的主旨。 二、老妇出门看的老妇其穿着及身体姿势与介绍儿媳出入无完裙二男新战死的情况不相吻合。从画面上看,老妇穿着较完好,还有点飘逸,昂着头,挺着胸。而实际情况是,安史之乱后民生凋弊,此时,儿媳尚且出入无完裙,更何况是老妇呢?当然,这也许是老妇不想让儿媳出来面见差官的托辞,因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需由他的母亲来照顾。另外,对于刚刚得到儿子噩耗的老妇来说,她的内心是极其沉痛的。这从妇啼一何苦可以得出结论。这样看来,老妇最好是弯着腰,再拿根拐杖。这不仅是岁月的印记,也是老妇内心受到重创的表现。

三、老翁逾墙走的墙是不是画得太高了。字很能生动刻画老翁对有吏夜抓人是时刻防备着,即写出出抓壮丁的残酷现实,也表现出老翁情急无奈下的惊人之举。画面虽然没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