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欢迎阅读!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自去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务院、人社部以及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如何把握和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机遇期,结合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一是体现在免学费资金发放上。目前,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所有学年全部免学费政策;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却只享受两年的免学费政策(较公办普遍少享受1年,个别5年学制的学校少享受3年)。本来中等职业教育,民办学校较公办学校更为缺少政府投入(目前只享有部分学年的免学费补贴政策),这势必加剧不同办学性质间的不公平性。虽然政策允许民办学校可向学生收取免学费之外的差额部分,但部分民办学校为了与公办学校竞争、为了招生,被迫也实行全免费政策,导致学校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很难把捉襟见肘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办学水平上来。
二是体现在生均经费上。得益于出台的人才新政,在原有财政负担的中等职业院校享有生均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
1
解决了有国资参与举办中等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问题,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积极促进有国资参与举办中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但同时,对非财政负担、非有国资参与举办技工院校,多为民办学校的生均经费问题仍未有突破,在与能够获得生均经费的学校竞争中,他们势必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生存环境。
建议在中等职业教育有关经费的拨付上,要体现国家法律有关教育公平的要求,切实实现民办和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实行无论在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就读,均享受同等标准的生均补贴(包括免学费和生均经费)。
(二)进一步优化免学费资金拨付方式
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免学费资金,均采取直补院校的拨付形式,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去核实学校申请资金数据的真实性,客观存在资金监管难度大、资金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个别学校也出现由于学生不交学费而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可借鉴学费先交后返、补贴资金直补个人的形式,以及既行的中职助学金和奖学金通过“中职卡”直补个人的模式。
免学费资金直补个人,这既符合国务院出台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文件中有关“国家资金要直补个人”的要求,也可通过引入学生关注直补情况来增加补贴资金的监管力量,从而进一步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j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