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研究

2024-02-29 14:3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研究》,欢迎阅读!
变迁,西方,理论,世纪,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研究

作者:李慧欣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2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可谓纷繁复杂,要对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所包含文学理论变迁做出研究,则必然要从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而从宏观以及时间纵向的角度对西方上个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进行划分的话,则可以大致的将其分为现代主义阶段和后现代主义阶段。

关键词: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包含了广泛的人文倾向和政治运动影响,这种人文政治文学理论的影响传统,源自十九世纪的作家,如马修阿诺德,并通过欧文巴比特和FR.李维斯等人物继续进入二十世纪。在Frank KermodeJohn Carey这样的学者中,西方文学理论19纪过渡到了20世纪。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脉络

20世纪20年代,在DH.劳伦斯、威尔逊奈特和其他人的作品中开始表达一种新浪漫主义倾向:新批评。这种文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之后被西方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正式确定,新批评开启了20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学理论现代主义阶段。随后,在1940年普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著作。在之后的精神分析批评,其基础则由弗洛伊德和荣格奠定。而起源自俄国革命后出现的俄国文学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于二十世纪初建立的基础之上。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在文学界,将这一阶段的西方文学理论称之为现代主义 随后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阶段,有时候各界文学理论人士或批评界人士也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当代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形式的理论通常被归入结构主义的标签。如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它改写了弗洛伊德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也是如此;读者反应理论,其根源可追溯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以及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 二、现代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由Wilfred OwenSiegfried Sassoon等诗人撰写的诗集,他们描绘了其对恐怖和破坏的直接体验。他们正是这个时代的所谓现代主义者,由其开创的形式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也是现代主义的开端。在这个阶段,许多现代主义借鉴了象征主义的美学,这本身就是对十九世纪科学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反应,并寻求一种纯粹的诗意语言,剥夺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表达现实世界的任何自命不凡。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体现了语言方面的敏锐自我意识及其在表达人类经验方面的局限性。它以信仰危机为标志,通过对主体性、客观性和时间范畴的质疑和探索,以及对文学形式的关注,阐述对过去、对传统和神话的关注。

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欧美文学理论从形式主义和人文主义转向更具社会意识的模式,如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这一阶段,人文主义者受到更多自由主义批评家的挑战,如埃德蒙威尔逊、艾伦泰特、RP布莱克穆尔、乔治桑塔亚纳哲学家。在芝加哥学派的纽约知识分子和新批评者更是反对新人文主义者将审美价值从属于道德标准,并谴责现代和创新文学。同时,在经济崩溃的这十年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重要政治力量。然而,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和战争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正式确定了西方列强与苏联国家集团之间的对立。存在主义在这一阶段开始得到西方文学理论界的青睐。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通过将其置于广泛的语言和符号学结构中而使人类主体的代理成为现实的另一种趋势,其开始通过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和叙事学家AJ格雷马斯等人物茁壮成长,并且借鉴了索绪尔和早期的俄羅斯形式主义。这一阶段,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以及源自俄罗斯的形式主义成为了西方文学理论的主流。 三、后现代主义

当时间来到20世纪60年代,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对繁荣的经济最终推动了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因此在这一阶段,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西方文学理论开始出现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同时,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革命热情给了马克思主义批评复兴的动力,一群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建立了新马克思主义。这一阶段,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文学理论都从最初的美学重点转向了激进主义,上述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等文学理论对语言学的理解被一些人视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在下一个时代,欧洲和美国的政治情绪向右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资本主义日益无可争议的优势主导了文学理论中新历史主义的出现以及日益普及,新历史主义要求文学文本不被置于马克思主义批评之中,在经济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但在政治文化话语的上层结构中,经济维度本身没有被优先考虑,并且确实被视为另一种超结构话语。新历史主义的主要影响来自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他将知识视为一种权力形式,并将权力分析为高度分散的,并且不能明确地赋予给定的一组政治或意识形态机构。另外,读者反应理论也是该阶段的产物,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作家汉斯罗伯特.约瑟斯和沃尔夫.冈伊瑟的接受理论,致力于对文学生产的对话本质的认识,重新定义文学的意义,将历史经济视为解释性叙事。 四、结语

上述从时间和宏观角度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了现代和后现代两大发展阶段,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简单地从时间顺序上作一个比较大概和粗略的说明。考虑到其中许多文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都在跨阶段地不断发展着,加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本身在文学思潮中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因此本文理论的正确与否还有待后来者界定,只能看作一家之言。 参考文献:

[1]汪正龙.语言转向与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变迁[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6.

[2]杜静.浅议现代文论的学科属性——关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几点思考[J].西安社会科学20101):174-175.

[3]方英,王春晖.空间与存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612):89-95. 作者简介:

李慧欣(1996-),汉族,本科,山东淄博人,研究方向:西方文学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j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