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寒”道“暖”赏名句

2022-12-26 03:0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寒”道“暖”赏名句》,欢迎阅读!
名句
赏名句

作者:庞仿英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教研天地)2022年第02

”“二字在古诗文名句中频频露脸,其义看似一目了然,故各种古诗文注本往往略而不注或用其常用义进行解读,将”“分别解释为寒冷和温暖,如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类例多,无需赘述。

但有些古诗文名句中的似乎很难用其常用义来解释,如果硬要这样解释的话,会妨碍读者对名句的正确理解与欣赏。

先说有字的三个名句。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吴均《与朱元思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里的寒山,申修福等《绝句三百首今译》释为有些寒意的山寒树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释为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都把理解成了寒冷、感到寒冷。试想,既然此山让人心生寒意,杜牧为何还要千里迢迢地来远上呢?两岸高山上长满了绿树,就会使人心生寒意吗?至于柳永筆下的寒蝉,若理解成寒冷的蝉人心生寒意的蝉,显然有违生活常理吧。

众所周知,的本义是冷,由此可引申出寒冷的季节这一义项,《玉篇·宀部》:寒,冬时也。说的是可表示冬季。《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两例中的寒暑就指冬季和夏季,自然有寒冷季节的意思,《汉语大字典》这本当今最权威的字典就在字下收有这一义项。

研究,形容词的后面如果紧跟山水、动植物名词的话,其含义通常为秋冬寒冷季。《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张铣注:寒卉,冬生草也。徐坚《初学记·岁时部·冬》引梁元帝《纂要》曰:鸟曰寒鸟、寒禽,草曰寒卉、黄草,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李贺《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王琦注:兔,谓秋月。古人认为冬天的草叫寒卉,冬天的鸟叫寒鸟、寒禽,冬天的树叫寒木、寒柯、寒条,秋天的月亮叫寒兔。简言之,表示的是时令季节,即秋天或冬天,而非寒冷或感到寒意。今之《汉语大词典》解释寒卉冬天生长的草寒芜寒秋的杂草寒茭秋天的菰草寒林秋冬的林木寒柯冬天树木或树干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寒原冬天的原野寒洲秋冬的水中可居的陆地寒沙寒冷季节的沙滩,与古书所述一脉相承,完全相同。


从这些与寒树构词方式相同的词语的古今解释可以看出,的确切意思是指寒冷的季节,即秋冬季节。至于是秋季还是冬季,需根据文章的上下文语境来判定。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因诗中有霜叶红于二月花指明深秋季节,故当理解为深秋时节的山”;吴均《与朱元思书》开首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展现的是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文中又以秋蝉鸣啭(蝉则千转不穷)暗示了秋季的时令特征,因而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当理解为秋天的树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寒蝉,因词中有更那堪冷落清秋点出重阳节,故当理解为秋天的知了

再看带字的两个名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儿的暖树,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注释为向阳的树,《唐诗鉴赏辞典》也持此解;“暖风,陈达凯《宋诗选》释暖洋洋的风,都用温暖来理解字。

其实,暖树”“暖风与前文所述寒山”“寒树”“寒蝉的构词法毫无二致,其中的指的是时令季节春天暖树就是春天的树,暖风就是春风。梁元帝《纂要》曰:春曰青阳,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草曰弱草、芳草、芳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可见,春天的树可以称作华木、华树、芳林、芳树,当然也可以叫作暖树处早莺争暖树描绘的是黄莺争相飞上春树婉转歌唱的热闹画面,渲染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活力。至于春风,古人更是情有独钟,以生花妙笔赋予其种种形象的别称。因春风轻而柔和,故又名轻风、柔风、惠风;因春风温暖和煦,又称暖风、和风、暄风。由此可知,暖风春风的众多别称之一。具体到《题临安邸》这首诗,用暖风来表达春风之意,不仅可指自然界的春风,还能喻指政治上粉饰太平的靡靡之风,暗讽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可谓一语双关,令人回味。

以上所述的寒山”“寒树”“寒蝉以及暖树”“暖风虽都是常见的普通语词,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们都具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赏析带有这些文化词的古诗文名句时,应当正确理解其字词的意思,避免因望文生义而产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b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