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小班九月育儿知识》,欢迎阅读!
幼儿小班九月育儿知识
九月份夏秋交替,气温变化无常,多种儿童常见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湿疹等悄然来袭,危害儿童健康。特别是患者大大增加,家长应加强小儿扁桃体炎防治意识。
扁桃体炎经常光顾那些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佝偻病、平时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为这些儿童身体防御能力较低,病原体易“乘虚而入”。而受凉、湿热天气、疲劳过度等均可成为扁桃体炎的诱因。本病患儿起病较急,其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恶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咽痛明显,吞咽时尤重,甚至疼痛反射到耳部。同时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周身疼痛,幼儿可因高热而发抽搐。因其症状极像感冒,所以很多家长会凭经验,给患儿误服感冒药。
治疗扁桃体炎的常规方法是抗菌药治疗,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儿科专家指出,考虑到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为避免因抗菌药过敏、过量使用以及不当应用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效果好、安全又经济的中医中药不失为上上之选。
患儿的日常护理也极为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或病情好转后,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多饮水,饮食宜营养、清淡、软烂易消化;适量服用板蓝根颗粒,巩固治疗成果;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患儿身体免疫力。
添加辅食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更厚,颜色会加深,气味重而且不易清洗。而且伴随更多、更丰富的食物补充和摄入的变化越来越大,颜色会更深,气味会更不好。 宝宝大便次数将在1岁左右时达到每天一次,但相应的,宝宝便便量会增加。总的来说,宝宝吃辅食后,大便的结构接近成人。
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从大便中找到食物的痕迹。
例如,婴儿吃胡萝卜,粪便变成橙红色;吃菠菜,大便稍绿。 正确的给宝宝添加辅食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辅食添加时间应不少于4个月,不超过6个月。过快或过量添加辅食,只会给宝宝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统,胃肠道引起腹泻,便秘等症状。 添加辅食应遵循四个原则:
1、从一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量到大量;
2、添加辅食后,在4~5天内要连续观察,除了观察宝宝的食欲和过敏症状外,还需要密切观察便便;
3、宝宝吃了新添加的辅食,便便可能含未消化的食物,不一定是消化不良,只是需要时间来适应,所以不需要停止辅食添加;
4、如果有很多粘液性腹泻,要暂停添加辅食,直到恢复到正常的婴儿又从小开始添加。
婴儿大便次数多如何应对?
很多妈妈都在问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答案是从食物调整! 1、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杯,温开水送服,早晚一次。
2、新鲜的土豆,去皮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裹,绞汁,每日晨1~2匙,酌加蜂蜜同饮,连用半月空腹服。
3、萝卜籽10克至20克,炒黄并研磨成细粉,白糖,加开水,每日2次。
4、黑芝麻15克,捣碎,加开水,空腹食。或黑芝麻10 ~ 20克,炒香,打碎,与鸡蛋炒或夹在面包,面包,从1到2倍。
5、马苏黄芪粥: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网将黄芪,紫苏,麻马仁玺,烘干,打成细粉,倒入2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取药汁。淘米,药汁煮粥。适用于气虚便秘。
6、杏仁汤:杏仁20 ~ 10克,山药50克,核桃仁20克,蜂蜜适量。杏仁去皮后打碎,加蜂蜜,加水煮沸,频服。
如果新生儿粪便恶臭,则表明蛋白质消化不良,应适当减少牛奶量或稀释的牛奶。 通过了解宝宝的大便,有助于父母们了解宝宝的胃肠道消化系统,补充喂养的量和辅食所占比例,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宝宝出生时或学走路时,父母常会看到宝宝的腿型不好看,是不是腿出毛病了,会问是否是坐学步车坐的还是走路太早造成的?还是带尿不湿带的?总之各种猜测都 来了。事实上,家长们不必太早担心宝宝O 型腿的问题。
一般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孩子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腿型的发育会逐渐转变为外翻外观看起来像X型腿。那么孩子O型腿,父母你了解多少呢?
有的宝宝生下来时腿看起来是O形的,这是因宝宝在子宫时,腿长期弯曲,所以出生时就有O型腿的现象是正常的。另一个因宝宝的腿短胖,所以在开始能够站立或走路时会变得更明显,但随着腿部力量变强,能承担起身体体重时,就会开始变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t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