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含开场白)
四川省邻水中学 吴光耀
导入: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关羽战秦琼,不知谁得行。如此现象是混淆了时序行,可见理清历史发展的时序很重要。
时代顺序歌: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一统疆初成,三国鼎立道难宁;西晋短暂东晋(十六国)走,南朝北朝死对头;隋唐鼎盛世第一,五代十国割据续;宋(南、北)辽夏金大融合,元明清后帝王终。
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取其一:三皇:有巢(巢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黄帝号轩辕,唐为尧的氏,姓氏的由来:
三皇是原始社会早中期的传说人物,五帝和夏商则是原始社会末期从部落到阶级国家产生时期的历史。我们教材就是从这一事情讲起的。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1、原始社会末期的五帝时代 (1)、时间、地点、原因: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经济发展(定居+管理) (2)、概况:部落和部落联盟(皇帝炎帝蚩尤之间的战争,以战争方式平定天下并置官员管理,政治制度雏形,国家源头) 2、夏朝政治:
(1)禹 ,启的传说(鲧治水与息壤,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方法。启的出生等。
(2)政治特点:王位世袭(家天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大家发现没有,夏及其以前的历史,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神话传说、考古遗址,后人的历史著作,如《史记》,有没有夏朝的人和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些历史可信吗? 3、商的统治——“信史”开端 (1)、王朝兴衰:简狄传说 汤 盘庚迁殷 纣与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建周:文王八卦、姜子牙) (2)、甲骨文与六书: (3)、政治特点: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血缘纽带——宗法制 占卜、甲骨文、鼎——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人牲——残酷性(人的价值与统治者不大——生产力水平底下)
商朝出现一个头号大坏蛋——纣,导致周灭商,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进行统治,在夏商基础商商,制度不断的完备。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 4、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根据最新研究,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黄河中下游,相传建都在河南登封;商朝扩展到长江以北,夏商还有部落制的痕迹,夏商贵族统治中心,周边由公候伯统治,到了西周更是地域空前广袤,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怎么来巩固广阔的疆域呢? 1、分封制:“封邦建国”,古称:封建。
内容:方法:周王室把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同亲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 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楚
诸侯王的权力和义务: 世袭统治权(再分封) 朝贡(一不朝,贬其爵;二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军赋役(烽火戏诸侯)
第1页/共2页
评价:
积极:稳定秩序 ,巩固统治。有利周文化延续,促进民族统一体的形成 消极:诸侯的独立性,势力增强——王室衰落、割据分裂
分封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方式,但中央和地方,地方之间的权利如何分配? 2、宗法制 (1)内容:
权力分配原则:血缘宗族关系。 权力继承原则(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建立森严等级制:大宗与小宗的划分与关系。 血缘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级。 (2)、影响:
积极:稳固秩序,防止权位继承引起的纷争;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后代继承完善,影响深远。
重家庭,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重男轻女观念,与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依据、基础。
二、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由禅让到世袭。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占卜——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家天下,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四、了解历史的途径。 从传承的载体来看:
文字材料,包括正史、野史、个人记载(日记书信)、文学作品(神话、民间传说、小说等) 实物遗址(迹),考古发现,文物等。 音像资料。录音影像等。 口述历史。 从来源出处看:
直接史料。当事人或当时人所述。遗迹遗址文物 间接史料。
如何运用这些史料?一般情况,直接比间接更客观,但有例外。文字材料都具有主观性。文学是现实的反映,一定程度反映历史,但慎用。
我们了解的夏朝及其以前的历史,最大的缺陷是什么?缺乏直接的史料,特别是当时的人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所以香港台湾古代史都不写夏朝。有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行政命令管学术,主持人最后结题是巧妙地使用一个题目:走近夏商周。注意是走近。
夏一共存在了四百多年,为汤所灭。商朝历史真就不一样了。有当时人写的东西保留至今,真实可信。
第2页/共2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O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