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

2022-11-29 14:08: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欢迎阅读!
儿童保健,母乳,喂养,特殊,关键


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

儿童保健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北京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中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儿童患病率,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标签:儿童保健;健康检查;计划免疫

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的、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使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生长发育。近年来,北京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中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儿童患病率,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本文简要予以总结



1 重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儿访视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面广量大,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传授新的保健理念、喂养习惯和习俗,真正养育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儿童。



1.1新生儿访视

儿童保健的对象主要是6岁以内儿童,重点是新生儿和3岁以下婴幼儿生儿访视要求23次,第一次访视自产科出院后37天,详细询问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情况,是否足月,出生方式,有无窒息,出生体重,吃奶、睡眠、大小便情况等,观察皮肤与面色,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宣传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与保暖,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脐窝是否正常。第二次访视(满月访)于生后28-30天,了解黄疸是否消退,测身高体重,指导加喂维生素AD滴剂,预防佝偻病。满月访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克者,分析原因,继续加强管理



1.2特殊儿垂直管理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阿氏评分小于7分者、黄疸儿、感染儿、先天畸形并影响生存能力的应进行垂直管理增加访视次数,提供最佳服务。有计划、系统的在本社区内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儿童膳食制作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预防接种等。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3重点儿管理

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社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提供定期检查。儿童健康档案统一整理,归纳总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纵向的评估和横向的比较,提出符合本社区儿童实际情




况的保健干预措施,找准本社区儿保工作的重点,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体检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应及时转诊进一步检查。通过与上级单位合作,加儿童保健的服务范围,开展血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测。在现有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下,社区保健医生应增加社区调研次数,了解儿童的去向,更新联系方式,提高系统管理率。



2加强管理,定期健康检查

2.1集体儿童的管理

定期督促幼儿园、托儿所完善保健设施,指导保健老师做好晨间检查、全日观察、传染病登记等保健工作每年对幼教职工进行体检并发放合格证明,完成入托入园的体检和定期的儿童体检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保护儿童健康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



2.2散居儿童系统管理

每月与妇保、计生办、计划免疫等核对出生,了解和掌握常住儿童人数和流动儿童人数,及时建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电子卡,按照四二一的要求进行体检,1岁内每3个月1次,共体检4次,1-2岁每半年1次,3-6岁每年1次。



体检的项目主要为:①03岁儿童定期体格发育监测;②6月、12月、24月、36月儿童贫血监测;③高危儿筛查;④6月、12月发育评估。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喂养知识,及时添加辅食,并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筛查出的疾病和缺点儿童及时治疗和转诊。



2.3体弱儿管理

对体检中发现的活动性佝偻病、贫血、出生低体重儿、早产儿、满月增磅不600克者进行专案管理建立专案管理帐册,按照要求进行随访。提高体弱儿童的管理水平,提高儿保工作质量。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



2.4计划免疫制度

建立儿童免疫接种证,按照国家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制度和程序,进行预防接种。1岁内完成基础免疫,1岁半进行麻风腮、甲肝、百白破疫苗的接种,2岁乙脑疫苗的加强,3A+C多糖流脑的接种,4岁脊灰疫苗的服用,6岁白破、A+C多糖流脑的接种。开展儿童入托入园查验接种证制度,对迟种、漏种的,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理》的要求,通过免疫系统管理,及时补种,有效防止传染病在社区内暴发流行。






3 着力提高母乳喂养率

与妇保配合,指导孕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方法,宣传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喂哺等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提高4月内母乳喂养率。现在,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社区儿童管理难度加大。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总之,充分发挥社区儿童保健的地区性和可及性优势,加强完善社区儿童保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就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2]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z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