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东高州职校大专文凭虚假 利用国家领导人骗招》,欢迎阅读!

广东高州不少职校大专文凭虚假,利用国家领导人骗招学生
巨大办学利润驱使下,部分民办中职成少数人敛财工具 南方农村报讯:“今年我不交钱给学校了,也不打算要毕业证书了。”林广生(化名)毅然决定离开广东省高州珠江理工学校,孤身奔赴珠三角找工作。
今年暑假,刚入读学校一年,很多同学就被学校组织到珠三角“实习”,但林广生却一个人留在宿舍。过去一年,他花了一万多元求学,但每天学的却是初中就学过的五笔打字、Word、Excel„„这让他感觉很郁闷。
与林广生一样,从2008年开始,有关高州民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投诉激增。“没有报考便收到录取通知书、学费贵且教学质量差、就业岗位工资低、学历证书在网站查不到„„不少同学直呼“被骗”。
日前,记者以求学者身份,选择高州20所民办职业教育学校进行暗访后发现,许多学校在单纯的逐利目的下,招生、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大量不规范之处。 入学
莫名被录
2009年6月,20岁的林广生在海南省高考中落榜,本来打算复读的他,突然收到高州迪奥(香港)理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没有报考,怎么可能被录取?”林广生说,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他就心存疑虑。让他更不可思议的是,早在初三的时候,他和身边的许多同学就曾收到过同样的录取通知书。 来自江西赣州的张方(化名)与林广生有着同样经历。“他们就像群发短信一样发通知书。”张方说,2007年,他收到10多份录取通知书,“全都是高州的职业培训学校。” “通知书上说的很好,学校是大专,有三千元助学金,毕业后保证高薪就业。”求学心切的林广生决定前往高州就读。
然而,2009年8月28日,当林广生来到迪奥(香港)理工学校后却心生凉意,“我想学习模具专业,但学校实验室机器很少,而且很简陋。”林广生当即决定不在那里读了。随后,迪奥(香港)理工学校的人把他介绍到了珠江理工学校。
“没有报考,为何能够收到录取通知书,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不少学生对此感到不解。
高州南大理工学校招生办主任向祚发告诉记者,学生的资料主要是“当地教育局提供的。”
另一方面,在读学生也成为这些学校获得招生生源信息的重要途径。“老师跟我们说,如果介绍学生过来读书,每个人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介绍费。”林广生告诉记者。 学历
不被承认
在林广生看来,珠江理工学校的办学资质同样“诱人”——广东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的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具备颁发学历教育证书和国家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资格、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指定办学发证单位。 “我们有大专、中专,也有高技。”珠江理工学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颁发的大专学历证书与高考统招学校没有区别。
但高州市职业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表示,珠江理工学校并不是大专学校,也不是高技学校。至于学校在网站上声称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茂名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更是予以否认。
南大理工学校招生办主任向祚发告诉记者,南大理工学校是广东海洋大学的一个教学区,发的学历证书和广东海洋大学的一样;而宇航理工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也称其是广西
师范大学的分校区。
但广东海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大理工学校只是其一个教学点,并不是教学区;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他们与宇航理工学校并不存在合作关系,更谈不上是其分校区。
在记者调查的20所高州职业教育机构中,有18所都声称是大专学校,学生毕业拿的是大专文凭。
高州江南科技学校一位姓谭的老师则告诉记者:“民办职业学校只能发大专的培训证书或者大专课程证书,但这并不是学历证书,在网上是查不到的,想用这些证书来‘专升本’也是不可能的。” 优惠
学费虚高
迪奥(香港)理工学校在招生宣传中还称,凡来该校报读三年制专业的所有农村户籍学生、县镇非农村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获得国家每年1500元的资助,并资助两年。
“觉得还不错,就交了7000多元报名了。”林广生说。 记者在珠江理工学校、中英理工学校、广大理工学校等学校的招生简章上也看到,在“收费标准”一栏,均有“学费2000元由用人单位支付”、“学费3000元免交,由国家扶贫助学金支付”、“减去国家助学补助”等表述。 高州江南科技学校谭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学校搞的数字游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招生简章虽然写了学费3000元免收,但仅“实习、器材、校务费”一项,一年就需要3000多元。此外,招生简章下面还有用很小的字号标注的各种收费项目,“全部算下来,一年也要7000多元。”
“人为抬高学费,然后再以国家助学补助冲抵学费,以此来制造优惠假象。”谭老师分析说。 就业
名不副实
对职业教育来说,“校企联合”是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然而,在高州很多职业培训机构,这一模式被“注水”。
记者在珠江理工学校看到,该校将与其存在对口就业关系的省内知名大企业名字用横幅悬挂在教学楼,其中包括LG(惠州)有限公司、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东莞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 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的一位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康佳每年招聘员工都是亲自去校园,与珠江理工学校并不存在就业合作关系。
林广生和同学们从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那了解到的情况是,学校所承诺的高薪就业岗位“只是简单的流水线,一个月上15天早班、15天晚班,工资也就1000多元。”而当他们拿着所谓“大专毕业证书”去其它单位应聘的时候,得到的回复大多是“这是没有见过的大专证书。” 利润
拉动消费
高州市职业教育领导小组某位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州是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农业县级市,但拥有职业教育学校20多所,在校学生2万多人,每年投入资金超过5亿元,在校从业人员2000多名,高州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广州的广东职教培训基地。 “从外地招了很多学生,拉动高州的消费市场。”高州教育界一位人士称,这是众多职业学校对高州最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6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