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现状与教育管理工作》,欢迎阅读!

浅谈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现状与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改善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探讨,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有效的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教育管理工作浅谈 正文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而产生的,是我国职业教学的积极创新,其以促进就业为方向,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能够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多,强化对于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是重要的部分,在目前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存在着管理无序、没有完善的体系等问题,因此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教学的质量,加快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的体系。 一、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现状 1.1学生入学年龄较小,管理难度较大
五年制一贯制学生以初中为起点,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学生,年龄大多在14岁至17岁,其身心发展状态相当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专生和大专生,他们经历较少,思想并不成熟,看待问题不全面且容易钻牛角尖,面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弱,过于依赖教师,对新阶段的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弱,致使学习效果没有提升,生活上也缺乏自制。目前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前几年学习、生活会与高年级的大专学生处在同样的环境,一些学生会受到不良影响,沾染上恶劣的习惯,部分学生还存在骄傲自满、不求进取的状态,导致学习水平下降,自身能力不足以应对毕业后的就业。 1.2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存在缺陷
一些学生入学后不能抵抗诱惑,会染上各种不良的习气,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软件等,只用较少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且由于年龄等因素,学生的心理不成熟,是非观念不强,并且还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交往,交友没有原则,并且抗打击能力较弱,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面对事情容易冲动,往往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产生,我们的高职院校应正视学生目前的状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引导,避免学生走上歧途。 1.3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初中所学习的知识是基础性的,文化基础较弱,入学后的教材是建立在高中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学习的难度较大,同时还需要分出一部分时间去学习专业课程,基础课课程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并且课程的教学速度较快,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同时由于初中阶段并未很好的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缺少高考的升学压力的推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缺乏且能力不足,对自己的专业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方式,考试的结果不理想,会逐渐削弱学生学习的信心,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的下降。 1.4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较低
五年一贯制较多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经历或得到三好学生的荣誉,在高职院校后有竞选班委的热情,但是能力不足,不甚了解班干部的责任,不明白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中缺乏榜样,他们的号召力不强,造成班级的凝聚力也不高,业余时间没有组织班级活动,大部分学生将时间浪费在网吧打游戏或者看小说、逛街过度消费等活动上,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在进入校园后得到提升,而且文化修养较欠缺,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开展。
二、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教育现状 2.1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授课内容偏重于为职业做好基础,立足就业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能力技术过关人才,因此在专业课教育时会对一些基础文化课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高等数学的要求,而五年制的高职学生以初中为起点,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较弱,需要大量的时间在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同时还要保证专业课也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会导致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不能很好的完成,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很好的反馈,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
2.2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的教师素质仍停留在中等教育的层次,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都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从一些专业性学校引进的教师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师范培训课程,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采取最佳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教师具有相关文凭和职称并不能表示教师具有真正的教学水平,因此对于教师的选择不能仅根据学历和职称,要观察教师的实际素质,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的优势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大体的方向是好的,且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首先学生会要求积极上进,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会使学生主动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对班级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也很高,能够使班级氛围和谐,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学生对于事物求新求异的诉求强烈,大多学生对于在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整体是满意的,学生在新阶段对于新事物的求知欲强烈,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展示自己,获取新知,对技能实践和网络技术有浓烈的兴趣;最后一点在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其可塑性较强,思想观念和性格还没有完全成型,教师引导其接受正面的教育,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教育管理工作的提升 4.1健全五年一贯制购置管理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可以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管理有关的文件内容,结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制定一套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行为规范培养以及维护应用性强的管理制度,确保学校能够有效的进行管理。 4.2建设科学管理的队伍,充分发挥效能
管理队伍分为三组,第一组为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员组成,他们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应对班主任提供与教师同样的业务进修、职称评定、升职等,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公寓管理员业务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提升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第二组是兼职的班主任队伍,这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应在专职教师及干部中择优选择,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后一组是学生干部的队伍,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存在
一定的优势,管理工作的展开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支持,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在管理中的优势,促进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3正确认识班主任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
班主任在校园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人,班主任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和习惯等,为此班主任需要跟据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和管理的知识,结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了解学生生活的规律,做到将个性不同的学生在班级中凝聚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提升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将学生个人情况进行搜集,建立个人档案,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做到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经常性的交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有错误思想倾向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流失的同时,促使其健康的成长。 4.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年龄小、自律能力弱,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老师和父母提供帮助,目前家长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对于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就相对的减少,家庭与学习在学生教育方面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会使一些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他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困难,因此学校要与家长提高沟通频率,经常性的电话、微信等交流,最大程度让家长参与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结束语
至今高职院校在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一校两制,将学生安置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区域,实行统一的管理,随着教育理论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深化,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也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永英.浅谈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现状与教育管理工作[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3):197-198.
[2]杨佳秀.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才智,2012(04):212-213. [3]夏锋.对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新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29(03):76-7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t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