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38--【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赵岩》,欢迎阅读!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38--【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赵岩
转:毕宝魁的博客 赵岩
赵岩,字鲁瞻,长沙(今属湖南)人,居溧阳(今江西)。宋丞相赵葵后裔。曾在大长公主宫中应旨。好饮酒,传说醉后顷刻可赋诗百篇。因不得志,醉病而卒。《全元散曲》存小令一首。
38【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琉璃殿①暖香浮细,翡翠帘②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③,见十二个粉蝶儿④飞。 一个恋花心,一个搀⑤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⑥,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⑦,一个贪欢嫩蕊⑧,那一个与祝英台⑨梦里为期。
【注释】
①琉璃殿:用琉璃瓦盖顶的殿堂。 ②翡翠帘:用翡翠串的门帘。 ③间纳履:偶尔提了一下鞋。 ④粉蝶儿:白色蝴蝶。 ⑤搀:抢占。 ⑥杨花西园:活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一句。 ⑦拍散晚烟:指翅膀飞动把烟拍散了。 ⑧贪欢嫩蕊:在嫩花蕊上留恋。⑨祝英台:即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祝英台。梁祝故事在唐代开始出现,元代散曲中时有涉及。
【译文】
琉璃瓦的殿堂中暖香缭绕细细浮动,翡翠门帘卷起燕子飞入也很迟。就在夕阳映照下的小亭子西,我偶然提鞋时忽然看见十二个大白蝴蝶在翻飞。一个蝴蝶在贪恋花心,一个蝴蝶在抢占春意,一个蝴蝶在翻飞翅膀展示魅力,一个蝴蝶在乱点人的罗衣,一个蝴蝶在掠过草地低飞,一个蝴蝶在穿过门帘游戏,一个蝴蝶急忙赶过杨花先到西园里睡,一个蝴蝶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蝴蝶扇动翅膀拍散了傍晚的炊烟,一个蝴蝶贪恋嫩嫩的花蕊,那一个蝴蝶最风流,要到梦里和祝英台期许约会。
【评析】
赵岩是贵族出身,宰相后代,又在大长公主府上当差,人也有才华,这首小令便是其才思敏捷的见证。元末孔齐是溧阳人,对于地方人物和掌故都非常熟悉,他撰写的《静斋类稿》中载有这首小令,并记载其写作背景云:“尝又于北门李氏园亭小饮,时有粉蝶十二枚,戏舞亭前,座客请赋今乐府,即席成《普天乐》。”可知这首小令不是虚拟,不是宿构,而是即兴即景之作,还有座客见证,这就太神奇了,令我十分吃惊,大为震撼。难怪赵岩如此狂放不羁,饮酒过度乃至丧命。才是真大真奇,但器量不大,惜哉!惜哉!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两句描写亭园所在位置以及主体建筑的华美,琉璃瓦不是平民百姓和土豪可以随便用的,一定与其皇家有关系。我推测就是大长公主府邸园林。“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分”,具体写到发生事情的地点,省略了和友人饮酒的情节,是因为提鞋,不经意见看见十二粉蝶,这本身就很奇怪,天地间真有许多很神奇的事情,那十二个粉蝶为何在此时出现此地,有为何被赵岩等人看见,而且还有闲情逸致去数数,飞动的蝴蝶很难数啊,居然能够数出是十二个吗,很令人诧异。然后有好事者请他做散曲记载这件事,所谓乐府便是散曲,一般指小令。赵岩在这种情况下即兴就把十二个蝴蝶全部都写出其个性来,虚实相应,动静相间,各呈异态,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即使王勃重生,李白在世,恐怕也难以过之。
后面《普天乐》则是对十二个蝴蝶都有交待。而且各呈面貌,神态姿态都不一样。“恋花心”的,“翩翻粉翅”的,“乱点罗衣”的、“掠草飞”的,“穿帘戏”的,这五个是写实的,贪玩的蝴蝶。“搀春意”的“搀”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搀,犹抢也,即抢夺之抢。”其实用本义解释也通,即帮衬春光。“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则是虚幻的,即一个蝴蝶急忙向西飞去,要抢在杨花即柳絮的前面先到达西园找个地方睡觉,完全拟人化,又和苏东坡《水龙吟》里的落向西园的杨花组合在一起,增加韵味。“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