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1世纪健康新观念》,欢迎阅读!
![新观念,世纪,健康](/static/wddqxz/img/rand/big_58.jpg)
21世纪健康新观念
【摘 要】骨质疏松症是21世纪重要健康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骨质疏松正悄然声息的走入更多的中国家庭。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为特征,骨组织的微观结构损害,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骨质疏松的进程是一个缓慢并隐匿的过程,建立骨质疏松终身防治观念,并把它切实落实到实践中是刻不容缓的举措。骨质疏松的防治首要关键是预防骨丢失的出现,第二是阻止骨丢失发展到骨折,第三是对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进一步治疗。在人一生的各个时期,根据各个时期身体发育的生理规律和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对策处理,力求让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骨质疏松;终身防治;骨密度;维生素D
0 前言
骨质疏松症是21世纪重要健康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骨质疏松正悄然声息的走入更多中国家庭。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为特征,骨组织的微观结构损害,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骨质疏松的诊断可以微创骨折的出现为依据,或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诊断标准为基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脊椎,髋部,腕部,骨密度值低于2.5SDs就诊断为骨质疏松[1]。目前在我国,骨质疏松的防治观念较薄弱,患者多因出现骨折就诊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目前,人群对骨质疏松的重视不够,并且更多是强调治大于防,因为骨质疏松的进程是一个缓慢并隐匿的过程,本文将重点叙述,在21世纪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建立骨质疏松终身防治观念,并把它切实落实到实践中是刻不容缓的举措。骨质疏松防治的首要关键是预防骨丢失的出现,第二是阻止骨丢失发展到骨折,第三是对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进一步治疗。传统的骨质疏松防治更多关注发病后的老年病人,而根据文献综述法,本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提出骨质疏松终身防治的观念,观念强调在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根据各个时期身体发育的生理规律和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对策处理,力求让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最大化。
根据人的生长发育规律,人的一生可以粗略分为儿童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时期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不同的特点。
1 儿童少年期的初级预防
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认为最好的防守是攻击。这种观念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同样有效。目前我们对骨质疏松大部分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成年后期去尽可能减少骨的重吸收,但如果我们有机会干预得更早,比如在骨建设期就开始干预,此后骨的吸收和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骨密度理论上会更高。并且有研究表明,在人生第二个十年,是人骨峰值骨密度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如果青春期的峰值骨量比平均值高10%,那患者患骨质疏松的时间将会推迟13年[2]。很多方法可以让峰值骨量更加优秀,比如遗传,胚胎干预,饮食习惯,性别,激素影响,生活习惯和
机械刺激。
1.1 胚胎干预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峰值骨量的获得其实从胚胎时期就开始。这些研究发现,婴儿低出身体重和未来低骨密度有关系,同时髋部骨折风险还有增加的可能[3]。Martin等人研究发现钙通道转运蛋白-胎盘RNA的表达,会影响到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并且它和新生儿的骨密度有关系。此外,如果怀孕的母亲吸烟,母体维生素D不足,缺乏运动都会对胎儿发育期间骨矿物质的获得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对孕妇进行科学的教育并且适当的调节孕期的机体维生素D的水平,是骨质疏松防治的第一步。
1.2 遗传效应
目前遗传对骨质疏松影响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遗传因素对骨量变化的影响高达 60-90%。尽管基因的构造是人为暂时不可更改的,但是环境因素确实可以与不同的基因相互影响,产生不同的效应。Lorentzon等人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调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又有研究关注运动和雌激素受体α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发现,只有具有此基因杂合子的女性展现出骨密度和运动水平有关系。随着发育遗传学的发展,对人类骨质疏松易感基因的认知,可以允许我们有目的进行生活方式的介入干预,采用那些更有可能有益处的行为调整方式。
1.3 饮食和运动干预
美国儿科学会2006年的临床健康指导报告指出,对儿童进行钙摄取的评估和推荐儿童进行体育活动对从终身防治骨质疏松的角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循环中钙的峰值出现年龄,男女有差异,女性是在12.5岁,男性是在14岁,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进行饮食的干预尤为重要。发达国家近期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的儿童期满足规定的钙的摄取量的结果却不容乐观。从2003年到2006年间,仅有15%的9-13岁的女孩,和低于10%的14-18岁的女孩,满足建议的饮食摄入量。相比而言,处于相同年龄阶段的男孩,满足建议饮食摄取量标准的百分比要高一些,但是仍然达不到优秀,多集中在9-13岁这个年龄阶段。最近,美国医药研究院公布了最新的关于钙和维生素D的膳食参考摄取量。根据年龄的不同,钙的每日推荐摄取量从700-1300mg/天,维生素D的推荐摄取量每天600-800U/天。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大部分人满足每天摄取量的平均要求,但这个要求实际还是要比推荐每日所需的剂量要低,9-18岁的女孩的饮食钙摄取仍然不足。有很多关于饮食钙的相关研究和对照试验,以及关于儿童和成年人钙补充的数据分析都充分显示,钙对骨密度的增加和保持有积极作用。一项关于154名男性和女性的实验显示,与不锻炼的对照组相比,锻炼可以让人的骨密度增加8-10%。并有实验表明,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人具有更大的骨骼尺寸。
2 成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
对儿童少年建议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对于成年人同样有效,并且还要注意停止吸烟和限量饮酒。
2.1 钙和维生素的补充
作为成年人骨质疏松防治的手段之一,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骨质疏松学,免疫学,心脏病学领域研究最多的内容。研究已经表明钙剂补充可以增加骨密度,只是钙剂对抗骨折是否有益处还不是很明确。因为需要大样本去检查,所以个体随机实验去评估骨折风险是很难的。通过数据库检索到的45项关于单独补充维生素D或维生素D和钙一起,和安慰剂对比的随机实验发现:单独使用维生素D并没有发现对防止骨折很有成效,然而维生素D和钙剂一起补充却减少了髋部骨折的风险。Bischoff-Ferrari等人的研究报道防治骨折的维生素D补充的剂量需要超过每天400IU。最近又有报道如果单独使用钙剂,心肌梗塞的机会会增加,并且需要注意这些钙并非饮食钙,而是单独的钙补充剂。所以更推荐使用饮食钙的补充并增加维生素D一起混合使用,来作为成年人饮食干预的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n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