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完整版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怀念母亲 学科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季慕林作者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当他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后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思念故乡,思念母亲。也就随笔写下了本文-----怀念母亲。作者曾中途回过家乡,但母亲早已去世,面对宁大婶的回忆,作者知道,母亲始终盼望儿子回来。却在最后离开人世的时刻,依然没有见到儿子。作者悔恨自己从笔写下本文,以表示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爱慕之情。学习本文,学生一定要体会到这点。
语文六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二、教学目标)
1.会写几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母之情。 2.难点: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母亲---一个我们都十分熟悉的名字,我们都深感母亲的伟大,然而学习者们对自己的生身母亲的一种概念究竟如何?是熟悉还是了解还是亲位离不开。而更谈祖国这个更伟大的母亲,必须要从一个更高的阶层来分析诱导,让学生真正能体会到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爱慕之情。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1.回顾:听写词语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出示重点语句。“不知道---入梦”
预设学生活动
1.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小
设计意图
由对生身母亲的爱联想到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组做出定论。
2. 自由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
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3.说说对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
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出示:“然而这---心头” 出示:“看到她---一样的”
出示:“我---的面影”
4.有感情的朗读。
5.“甜蜜”和“凄凉”你如何理解?有感情的朗读。
6.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样的? 7.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8.有感情的朗读。
9.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10.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11.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12. 有感情的朗读。
是不是矛盾---不(体会)
清晰?模糊?
六、教学评价设计
这篇课文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离开生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紧紧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这一问题,在对文中的关键词语的品读分析中感悟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七、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敬意和爱慕 频来入梦 日记、散文摘抄 永久怀念
(两个母亲) 首尾照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f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