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

2023-11-19 00:3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响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欢迎阅读!
挫折,因素,影响,家庭,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响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

作者:李嘉馨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03

摘要 挫折教育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挫折教育的实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影响挫折教育的几种主要的家庭因素,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分析了制约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指出了为了实施有效的家庭挫折教育,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挫折教育;家庭;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1)03-0051-02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由于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内心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而挫折教育就是指提高人们抗挫折的能力,引导人们正确面对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振作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由于家庭是挫折教育的第一环境,因而,家庭不仅提供物质条件,而且承担教育儿童的重任。家庭对于子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 ()家庭模式

当今社会的家庭模式趋于统一,即4-2-1家庭模式。4-2-1家庭模式指的是4位老人、1夫妇、1个孩子组成的家庭。自然而然,这个孩子就成了家庭的核心,小公主小王子继地在各个家庭中诞生。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对孩子万分宠爱、呵护,用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个短语来形容这些家长对小孩的态度一点也不为过,溺爱现象越来越显著。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上下学家长接送并帮背书包;孩子身上受点小伤,家长就会大呼小叫地去医院做全面检查;老师让孩子回家自己手工制作,家长会抢着代劳……孩子们被过分疼爱,被娇生惯养,走着平坦的康庄大道,不自觉地就形成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意识、意志力弱的性格特点,当他们面对挫折时,自然会束手无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家长有可能认为自己给予孩子过分的疼爱,万分的呵护,彰显了自己对孩子的爱,殊不知他们这沉重的爱反而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拦路虎。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竟父母陪着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未来的路由他自己去走,无论道路泥泞坎坷,或是鸟语花香,孩子必须独立面对。4-2-1家庭模式的家长们应该少些呵护,多些挫折教育 ()家长的教育观念

中国的应试教育历史悠久,尽管现在的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很高,但素质教育如一个空壳子,只是徒有其表,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好,一切都好的观念在家长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家长的眼中只有孩子的分数,家长给予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家长包办了孩子的大事小情,忙前忙后地给孩子请辅导老师,报各种各样的课后班,如作文班、奥数班、美术班等。孩子的时间全部花费在了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中。孩子的学习能力不一定会养成,反而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一切教育都是为社会服务的,孩子最终会成为社会人,他会进入社会的海洋,孩子如果仅凭那可称得为学习能力的能力在社会海洋航行,那我们不得不担心他这艘小船能否承受得了海洋上凶猛的风暴。所以说,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

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对挫折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在面对挫折时,在孩子面前愁眉苦脸、抱怨不停,孩子会被这种消极情绪感染并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当孩子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势必也会用这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并且容易有心理问题,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家长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科学育儿观念,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在面对挫折时,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乐观,以积极地态度正确地解决难题,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孩子想起父母的坚强、乐观,会不自觉地坦然面对挫折,树立信心,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孩子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因此,家长在自身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事件的认知和对社会的适应。 二、加强挫折教育的对策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曾经说: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当地发育?这些,都该弄明白,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由此可见,为了孩子的明天会更好,家长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可以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能提高自身的威信,有利于孩子信服家长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掌握挫折教育的方法

1 说教法。在安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没有吃过苦头,当遇到一点儿挫折时,就会将此事放大,抱怨生活的不公平。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积极引导,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让孩子明白挫折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家长不要严肃刻板地说教,而应该与孩子平等对话,这样容易使孩子接受、信服。

2 鼓励法。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对其鼓励以增加孩子对生活的信心。如小孩子蹒跚学步时跌倒了,家长应该鼓励他:加油!自己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经常被鼓励的孩子,会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会更加勇敢、坚强。

3 榜样法。身教胜于言教,首先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语、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及自身的性格等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父母影响的基础上孩子形成了对待生活的态度。斯特娜夫人说:孩子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样的力量。其次,家长可以利用典型的模范进行教育。这样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想起那些坚强的榜样,自己便会树立勇敢地战胜挫折的信心。 ()转变教育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U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