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雷雨》女性人物的女性意识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雷雨》女性人物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都茜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0期
摘要:《雷雨》作为曹禺先生的代表在,在文中塑造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女性,这些女性代表人物既有传统型中国女性,也有深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具有主动女性意识的形象,而后者的形象更多夹杂着作者的关爱和同情。 关键词:雷雨;曹禺;女性意识
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塑造了一批生动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女性角色,例如繁漪、侍萍和四风。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了不同的视角,给角色赋予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识,以此体现作者对新文化、新思想在女性中传播的渴望和焦虑。 一、主要女性角色意识分析 (一)繁漪的反抗意识分析
繁漪为《雷雨》的女主人公,是女性意识中的代表形象,她的性格较为极端,对人对事较为彻底,敢爱敢恨,在做一些决定上可以不顾一切、与一切进行抗争。从《雷雨》这部作品诞生的时间来看,虽然已经经历了“五四”运动,但是社会仍处于以“周朴园”为代表的男权社会,而繁漪在意识上已经开始觉醒,对于情爱方面有着自己的自由主义追求。从名字表面来看,繁代表繁多,漪代表水波,繁漪可以理解为狂狼、永不宁静的水,从角色塑造来看,繁漪所遭受的痛苦很深,但是其渴望又较强,最终这种被压抑的意识爆发时就会显得特别猛烈,如同雷雨一般,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激愤和极端也是代表女性意识崛起的象征。
从意识产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新旧时期的矛盾,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较低,但是“五四”运动带来了新思想,对旧时代的女性思维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繁漪作为大户人家小姐,在学堂里受过一定教育,对平等和尊严有一定认知,但是来周朴园家里十余年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爱情,而且周朴园在考虑相关利益问题时,大多从自己角度出发,鲜有为繁漪考虑,在长时间这样一种状态下,繁漪慢慢失去了对爱情、梦想的兴趣,甚至对正常的性生活都无法满足。
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繁漪选择与现状进行对抗,对传统“三纲五常”进行对抗,冲破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顾自己“继母”这一身份,释放被压抑的情感,追求自身的幸福与情爱,并且为这一看似疯狂的决定而不后悔,而且强烈表示她做的决定都自己负责,这是对封建男权社会的直接对抗。
(二)侍萍沉默意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侍萍同样是悲剧的,虽然饱受侮辱和损害,但是却依旧沉默,是旧时代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其性格包含天真与善良,年轻时认为周朴园具有家庭至上的观念,以致后来被抛弃后仍对周朴园具有一定幻想,甚至当周朴园对其释放一定爱意时又能非常感动,但是感动后又是伤害,往返几次后才能真正清醒起来,正是在这种多次痛苦之下,才真正认清周朴园的真实面目。对于自身命运的不幸将其归结为命运的安排,但是最终意识崛起自身发誓永不见周朴园,以此来与自身的命运进行抗争,虽然命运遭遇苦难且在现实中磨练自身心智,但是对于自身的不幸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单纯认为是自身命运不幸而没有想到是腐朽的制度所致。 (三)四凤恐惧意识分析
四风作为一个十七八岁年少的少女,虽然天真无邪,但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不但没有受到精心的关爱,反而遭遇沉重的打击和蹂躏。面对鲁贵的敲诈,不仅遭遇金钱上的损失,而且关于繁漪和周萍这一闹鬼事件,给她精神上带来了诸多恐惧,而且在随后的生活中这种恐惧越来越重,特别是繁漪追问和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这两个场景让四凤一直处于折磨之中,虽然四凤也曾抗争过,但是让人唏嘘的是抗争不但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反而生活中的打击层出不穷。母亲的到来是压垮四凤精神状态的最后一根稻草,母亲逼迫四凤与周家人一刀两断永不相见,伴随着雷声隆隆,此时她的精神恐惧达到崩溃边缘,这些遭遇和精神状态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是非常难以承受的。最终四凤在恐惧中死去,虽然有所抗争,但是终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也直接表现出旧社会的残酷和罪恶,旧社会不科学制度吞噬着一个又一个青春美丽的少女。也正是通过四凤这一角色的塑造,更加突出《雷雨》的悲剧性。 二、女性意识的表露手法
《雷雨》中表现女性手法主要通过与男人形成对立面来进行表现,以繁漪为例,在与周朴园相处过程中,周朴园作为封建社会家长的典型代表,对待女性希望都能成为如同侍萍一样的人,但是繁漪的却与这点期望完全相反,甚至直接对外表达“别人说什么,她就要听什么。”这不是她的价值观,她对人对事有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直接表露她直接周朴园在社会上做的一些有悖于法律道德的一些事情。这样一种行为是严重违背周朴园的价值观理念的。但是也正是在这样一种长期与周朴园的冲突之中,将繁漪灵魂深处的叛逆思想和资产阶级女性意识激发出来,在今后的生活和行为中更加捍卫自身的权益。 三、文学表现手法分析
《雷雨》作者曹禺先生非常关注和同情女性命运,但是在这种关注过程中,曹禺先生将关注点集中到女性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繁漪作为代表人物在内心深处非常向往美好的生活,对自由、人格尊严都有强烈的需求,这些女性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仅希望能够活得更加真实,但是在男权社会中,这些女性显得如此渺小,最终造成悲剧,也正是通过这些悲剧对社会现状进行抨击,并表达对新思想和新秩序的渴望。 四、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女性意识在曹禺先生笔下得到较好的体现,无论是繁漪、侍萍还是四凤,这些形象或处于变革中,或处于黑暗中,或出于野蛮中,在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中她们的爱、痛、渴望和尊严等情感,她们有过对现状进行抗争,她们身上虽然已经体现了女性意识,但是在社会洪流中又显得那么无力,最终酿成悲剧,也正是通过这些悲剧的塑造和展示,表现作者对女性意识的关爱和渴望。 参考文献:
[1]曹书文.生理、性格与观念的冲突—繁漪与周萍感情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41-42.
[2]柳倩月,吴寒.以女性意识的视角关照曹禺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5):92-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R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