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

2022-08-18 14:56: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马卡,浅析,家庭教育,思想,连柯的
浅析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

摘要:家庭教育是马卡连柯努力探索的一个方面,他的出发点是把整个教育问题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积累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大量印象、感官、经验和思想的基础上他提出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亲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马卡连柯认为父母不应溺爱子女,不能做子女的奴隶;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反对父母对孩子进行体罚,严厉批评了父母打孩子的错误行为,认为应该给孩子必要的自由,指导孩子去跟不好的影响去斗争。 关键词:马卡连柯 家庭教育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他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马卡连柯断言,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儿童将来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5岁以前的教育“如果5岁以前没有按照需要的那样去进教育,那么,以后就得去进行再教育。而且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儿童的未来,还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因此,马卡连柯一再提醒家长,必须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要把教育子女看成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忽视或放弃对子女的教育乃是对社会国家不负责的表现。

为了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子女,马卡连柯深入研究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他认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是要建立一个“完整和团结一致的”家庭集体。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生活不和谐,就很难进行真正的教育工作。他说:“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养成真正可贵的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有见过。”所谓不健全的家庭,一是父母不和或者离异;二是“独生子女”。前者会使儿童形成孤独、乖僻、冷漠的性格和被遗弃感;后者会使儿童失去兄弟姐妹互助、互爱、共同生活的经历,父母也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经历集中在独生子女身上,结果使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利己主义者,变成家庭里真正的暴君”

马卡连柯强调,家庭也应该是一个集体,“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



个基本条件”他认为父母是家庭集体中负有责任的长者,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

会所负的道德责任,注意维护家庭的和谐一致。他们对教育的目的应当有明确的理解,并且注意教育的组织与方法,以便儿童随时受到教育。他告诫父母们说:“你们应当永远记住:你们生养和教育儿女,不是仅仅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的家庭里,在你们的领导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如果你们处理无方,教育出不好的人来,那么,由此所得的痛苦不仅是你们的,而且是许多人的,是整个国家的,社会就出不好的或有害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第5页。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第18页。

1




的人来,是你们更大的耻辱。

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工作的真正本质完全不在于你们跟儿童的谈话,不在于你们对儿童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如何组织儿童的生活。教育工作首先是组织者的工作他认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果父母本人不好,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没有用;如果父母本身是很好的公民,而又关心子女的教育,那么,在他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儿童都在受教育。马卡连柯告诉父母们,教育工作中是无所谓小事情的,因为整个生活都由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小事组成,指导这种生活,组织这种生活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任务。作为孩子发展的最先指示者与引领者,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对子女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不是独立地成长于某一个环境中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不可避免地要和周围的环境及人产生关系。在当今强调合作的大环境下,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观正可以为家长在育儿童时所用。作为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集体主义教育观是贯穿马卡连柯的全部教育活动的一根红线。每个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构成的集体,家长

与儿童的区别“在于家长领导着家庭,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儿童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取决于儿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顺利进行,马卡连柯要求家长们懂得,第一,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而只不过是集体中一位年长的、负有责任的成员”。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在孩子的游戏中培养他集体生活的习惯,不可让孩子成为家中的“暴君”,不可让孩子成为“利己主义者”。第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法律承担责任。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严肃对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别恋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会病态地反映到儿童的教育上。第三,家长不应该把家务事与自己的社会生活截然分开。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国家和自己所在的单位发生的事情,把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第四,家长是家庭集体的领导成员,他必须以身作则,“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第五,教育工作首先是组织者的工作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

优秀的家长并不仅仅局限于说教,而他们更重要的是指导儿童的生活,组织儿童的生活,让子女得到应有的教育从日常小事做起,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关注子女的行为活动,在实践中指导、引领自己的子女,但是不干涉他们的个人良好生活。在他们遇到了困难时,以自己的真诚和责任心去帮助子女们,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磨练自己,而又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父母对子女的爱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一味的帮助他们,一方面家长本人要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6页。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第33页。

2




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另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掌握尺度与分寸,让他们在良好的秩序下活动,培养纪律观与秩序观。家长应教育子女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始终善于选择正确的行为,选择对社会最有益的行为,让其能坚定地持之以恒,不管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不愉快。个人能愉快地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就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正确地、规范教育孩子比对孩子进行再教育要容易得多。从童年早期就开始正确地进教育可以给孩子的未来奠定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如果孩子在5岁以前没有得到“应有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进行再教育马卡连柯认为,这种再教育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大的耐心,并非每个家长都能胜任。所以,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我们必须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再有秩序的环境中去发掘孩子的潜力。

虽然马卡连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他认为独生子女很难教育好却是没有根据的。实际上,只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独生子女同样可以教育好。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家庭教育可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纳入到课改中,让它和学校教育充分互动,一起完成对儿童的教育让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有益的发展。在当前环境下,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数,我们应该重视儿童心灵的发展,精神的修养,有组织地指导儿童的活动,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儿童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A.C.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吴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A.C.马卡连柯著:《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I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