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状况调研报告

2023-01-01 10:2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状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调研报告,养老保险,状况,机关,单位
一、现状

某某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于9974月。截止某某年底,全县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共有234个,其中:党政机关46个,事业单位88个〔乡镇转制事业单位74个〕,现有参保人员2335人〔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442人〕,退休人员425人,供养遗属某某年累计征缴养老保险费504万元,历年累计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2868万元,历年累计结余养老保险基金246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与州局及局部县〔市〕不统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职能、资源整合、五险合一,一票征收等改革目标至今尚未实现。经办机构尚未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

〔二〕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是控制机制、反应机制、导向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根底不牢,管理手段不新。

〔三〕至今没有统一政策和法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与事业开展要求差距较大。

〔四〕乡镇转制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现行政策不完善,特别是计发养老金待遇的有关规定不尽合理,如缴费满5年的人员,缴费每增加一年,计发比例提%,致使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的`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差距越来越大,今年退休人员按上述方法计发的待遇已高于人事部门核定的退休费标准。 三、对策

〔一〕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方案经济体制是以单位为管理主体,表现在社会保险管理上,主要是通过单位管理单位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险管理的是社会,实行社会管理效劳,从而减轻参保单位的事务性负担。在市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果不创新管理体制,管理就会遇到体制性障碍,而且难提升。要遵循机构职责明确、权限分配适度、制约配合平衡、控制调度及时原那么。形成效劳、管理、监督三级管理模式框架,将纵向分工的管理体制调整为横向分工的管理体制。原来纵向分工的管理体制,明显存在工作协调难和业务经办权限过于集中两个弊端,这对提高效劳质量和职工综合素质不利。而横向分工的管理体制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也能提高办事效率。因此,建议将县〔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尽快进行整合,通过五险合一使机构设置上下统一,同时加强效劳大厅建设,形成一站式办理业务的效劳网络,实现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统一化、标准化、高效化。

〔二〕强化管理手段,改善管理环境。依托计算机系统标准业务管理,健全三大机制,一是控制机制。主要是控制业务经办人员的具体操作情况;控制社保基金的资金流量。二是反应机制。对一线操作和基层现场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全面反应的方法快捷处理,形成经办业务网上运行,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实行阳


光操作。三是导向机制。努力提高数据库质量,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工作方案、标准管理进行及时高效引导。

〔三〕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政策。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沿用的是某某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某某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方法》〔鹤政发9962号〕。从现行的情况来看,有局部条款已不符合工作实际和新的政策规定,建议县人民政府对2号文件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

〔四〕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尽快将社保经办机构的参公管理实到位,同时在队伍建设和素质建设上下功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FR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