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欢迎阅读!

《儿童发展心理学》预习知识要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跨度为6、7 岁到12、1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因此,小学时期往往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具有三个特点:
1、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多样; 4、儿童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1、思维[认识]的起源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即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其最基本的单元是格式,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之后,随着成熟,儿童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3、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思维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思维和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2同化和顺应;相辅相成,总可靠“自我调节”达到平衡。
(3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的平衡的过程。
4、思维发展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直观解决,以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为特征的思维,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并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质量、长度、重量和体积守恒,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和获取他人角色的能力。进行具体运算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灵活性、抽象性、验证假设、对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可能性选择的考虑。
5、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点 (1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3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6、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概念 幼儿期
[1]实物概念: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
[2]数概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3岁左右]——数词与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E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