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位论文目录格式示例》,欢迎阅读!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 …………………………………………………………………… 2 0 引 言 …………………………………………………………………… 3 1 籼-粳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 5
1.1 亚洲栽培稻的分化与亚种分类 ……………………………………… 5 1.2 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形成原因研究 ……………………………… 6 1.3 水稻的广亲和性与广亲和品种研究 ………………………………… 8 1.4 籼-粳杂种不育性与广亲和性的遗传研究 ………………………… 9 1.5 水稻广亲和性的利用研究 ……………………………………………12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3
2.1 供试亲本 ………………………………………………………………13 2.2 交配设计和试验材料 …………………………………………………14 2.3 试验实施与育性测定 …………………………………………………16 2.3.1 试验实施 …………………………………………………………16 2.3.2 杂交与杂交结实率 ………………………………………………16 2.3.3 育性测定 …………………………………………………………17
2.3.4 单株抽穗期及稃尖色记载 ………………………………………17 2.4 杂种不育与广亲和现象的一般统计分析 ……………………………17
2.4.1 杂种育性与杂种类型 ……………………………………………17 2.4.2 杂种育性的正反交差异 …………………………………………18 2.4.3 杂种的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间的相关 …………………………18 2.4.4 稃尖色性状的遗传及与小穗育性的关系 ………………………18 2.5杂种不育性和广亲和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18
3 籼-粳杂种育性性状遗传分析的理论基础 ………………………19
3.1 育性性状的遗传模型 …………………………………………………19 3.2 回交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平均数和方差 ……………………………20 3.3 F2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平均数和遗传方差 …………………………22 3.4 三交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平均数和遗传方差 ………………………24 3.5 F2的测交F1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平均数和遗传方差 ………………25 3.6 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27 3.6.1 杂种不育效应 ……………………………………………………27 3.6.2 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力 ……………………………………………27
3.6.3 籼-粳杂种中粳型可育配子的频率 ………………………………28 3.6.4 不育位点的数目 …………………………………………………29 3.7 杂种广亲和性的遗传分析 ……………………………………………29 3.7.1 广亲和主基因的效应和遗传力 …………………………………29 3.7.2 广亲和基因Si’ 或Sj’ 与稃尖色基因C的交换值 ………………32
4 籼-粳杂种的不育与广亲和现象 ……………………………………34
4.1 亲本及不同类型杂种的小穗育性 ……………………………………34 4.2 小穗育性的正反交差异 ………………………………………………36 4.3 花粉育性及与小穗育性的相关 ………………………………………37 4.4 以亲本品种为背景的杂交结实率与杂种的雌雄配子育性 …………40 4.5 以籼-粳杂种为背景的杂交结实率与杂种的雌雄配子育性 ……… 42 4.6 稃尖色性状的遗传及与小穗育性的关系 ……………………………43
5 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46
5.1 籼-粳杂种的不育效应 …………………………………………………46 5.2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力 ……………………………………………49 5.3 籼-粳杂种中J型和I型配子的相对育性 ……………………………5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