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人教版新课标

2022-10-22 19:5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人教版新课标》,欢迎阅读!
一堂,数学课,教学论文,人教,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人教版新课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呢?下面结合所开展的修订教材实验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渗透生活,形成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习生活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 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一幅蒋巷工业园区的一块土地出让拍卖广告 师:你作为一位竞拍商,最关注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情况? 生:(我想了解这块土地的形状、面积、地段„„) 师:这块土地可能是什么形状?

生:(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师:如果我告诉你这块土地的形状,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根据当前的土地价格,你准备出什么价格?

„„

我把这则广告引入新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应数学的意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商业头脑,而且能培养学生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合作探究,开放课堂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大纲特别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倡“操作、模拟、画




图、讨论”等形式,提倡“交流、讨论、合作”等形式,提倡“自己探索”,因此,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学生应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使这些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 357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越多越好。还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比比哪组的答案多,最后在全班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

⑴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⑵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些数列从第三个开始,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减1

⑶在横线上依次填入271814879,使这些数列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的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又如:教室装修问题:“我们的教室在假期需要装修,请同学们帮学校策划一下,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比如:装修时遇到哪些具体问题?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应考虑哪些因素?采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等等。

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交流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课内渗透,课外延伸

(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数学应与生活、应用密切联系,学习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除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k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