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及家具中榫卯结构的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及家具中榫卯结构的研究
作者:韩超
来源:《卷宗》2017年第32期
摘 要:“榫”和“卯”几乎伴随了中国古代人用木头的整个过程,家具、民居、宫殿都是用木头做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榫”、“卯”的成就。“墙倒房不塌”,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神奇奥秘之处。本文意在研究榫卯对建筑、家具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家具;榫卯结构 1 榫卯结构的历史与发展
榫卯结构是中国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如同中国汉字文化一样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榫卯结构就出现在其居住的木结构房子中,于是木结构房屋便成了中华民族的“家”,顺理成章地,家具的设计也为榫卯技术的提供了成长的温床,就这样,榫卯结构在中国人民成长的智慧中发展壮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于五行学说中为生发之机,生发之机也是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认识的归纳总结,“天有好生之德”,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自古便讲道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榫卯构件,榫卯结构的出现让木材的使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木不仅有器的形,还赋予了它道的内涵,《易经》是中国万经之祖,它所阐述的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拿阴阳学说来看榫与卯,其中阴阳变化之理确实奥妙,榫为突起、为阳、为动、为刚,卯为凹、为阴、为静、为柔,榫与卯的接合,是阴阳调适,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古人也许正是受了动物骨骼和关节中的突起与凹陷的启发,结合阴阳理念发明了榫卯结构。而木材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因此作为榫卯技术应用对象也便理所应当。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对木材性质的全面认识,但凡涉及使用木材的场合,榫卯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无论是一栋房子、一扇门窗或一件家具。在概念上,一座木建筑其实便是一件巨大的家具,而一件家具则可以视之为一座精巧的小型建筑。 2 榫卯结构木家具
中国是古代的世界中心,许多的工艺技术都遥遥领先与世界水平,及时是到了现在也是依然让人为之叹服。榫卯结构就是这些工艺技巧中最为亮丽的一点。榫卯结构是一种在两个木制结构上凹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与凹进的部分相互咬合,起到连接稳固的作用。 古代中国是世界中心,诸多技艺均领先世界水平,即使到现代也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榫卯结构就是其中最为华丽的一点。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建筑经常采用榫卯结构,其稳定性之优越是经过岁月考证的。代表的建筑有:紫禁城和山西悬空寺。经历千年风雨依然庄严屹立。那么这个曾经广泛用在建筑,家具上的传统技艺为什么慢慢退出建筑的历史舞台?榫卯结构虽然渐渐退出建筑舞台,但是依然存在于家具打造上。首先榫卯结构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在于这种技术是因古代多以木材为建筑材料而产生的,而现代建筑多是水泥,石料,钢筋混成结构。而且榫卯结构作为纯手工技艺其精妙之处很难机械化,所以榫卯结构的建筑以成为文化遗产,是历史瑰宝,吾辈之骄傲。那么榫卯结构又为什么存在于家具制造中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先看看榫卯结构家具的优点:
2.1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实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2.2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许多实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2.3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纯正实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某一根枨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处拆卸更换就不象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现在人们对生活都追求高品质所榫卯结构的实木家具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喜爱。
3 木建筑中的榫卯结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木构件间的联接又以榫卯结构为主要的联接方式。而今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清代(明代)很多。通过近几年施工和设计的仿古建筑,剖析其结构形式与技术工艺,得知其构件联接以榫卯组合为主。我们要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榫卯结构的形式和多样化以及其功能。
榫卯结构的强大功能在于能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木结构榫卯技术就开始应用并逐渐发展,到唐宋时期榫卯技术的应用已经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到明、清时期古代的工匠们将其形式简化,但仍保留其固有的功能,充分体现了榫卯结构的可靠性。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特点。
木构件榫卯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这些种类和形状的形成,不仅与榫卯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木构件所处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木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直接关系。根据榫卯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六类:一种是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二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o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