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欢迎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晋书·羊祜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
初,文帝崩,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丧,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常以叹息。今主上天纵至孝,有曾闵①之性,虽夺其服,实行丧礼。丧礼实行,除服何为邪!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以敦风俗,垂美百代,不亦善乎!”玄曰:“汉文以末世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而除之。除之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善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祜乃止。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预表曰:“祜虽开府而不备僚属,引谦之至,及扶疾辟士,未到而没,家无胤嗣,官无命士。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以慰赵子弟心。请议之。”诏不许。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庙,仍依萧何故事,封其夫人。策曰:“皇帝使谒者杜宏告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祜:昔吴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辟,多历年所。祜受任南夏,外扬王化,内经庙略,著德推诚,江汉归心,举有成资,谋有全策。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夫赏不失劳,今封夫人夏侯氏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赐帛万匹,谷万斛。”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 .
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注】①曾闵:曾参与闵损(闵子骞)的并称。皆孔子籽,以有孝行著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B.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C.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D.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称“崩”。 B.“达丧”即天下通用之丧礼。《礼记·三年问》载:“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C.“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D.自古姓随父,“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
1
出来的分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注重礼制,以敦风俗。他认为汉文帝废除已故父母守孝三年的丧制是毁礼伤义的,应该恢复古代丧制,以使民风淳厚。
B.羊祜名播后世,为人敬仰。在他去世后,人们看到他的墓碑没有不落泪的,荆州百姓为回避羊祜的名字,家里的门从不称“户”。
C.羊祜为官清廉,深为推重。杜预在给皇帝的表章中称许羊祜为人十分谦逊,从不在官署中设僚属,官府中也没有他任命的官吏。
D.羊祜功勋卓著,受到表彰。东吴平定后,群臣为他祝贺,皇帝也认为他功劳很大,将他的事迹写成策书到他的庙里宣告慰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5分) 译文:
(2)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以慰赵子弟心。(5分) 译文:
【答案解析】
10、B【解析】原文标点为: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11、D【解析】“自古姓随父”错误,“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在父系社会,姓则随父亲。
12、D【解析】“群臣为他祝贺”错,群臣祝贺的是皇帝的寿辰。
13、(1)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历休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于……所…“游憩”“岁时”“飨祭”各1分,句意1分)
(2)对于死者以礼安葬,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
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笃终…“追远…“归厚”“慰”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当初,文帝去世,羊祜对傅玄说:“为父母服丧三年的制度,即使是贵人也要穿孝服,这是自天子至于平民的通用丧礼,然而被汉文帝废除了。这是毁礼伤义,我常为此叹息。当今主上天生至孝,有曾参、闵子骞的孝行,虽不让他穿孝服,他还是守丧礼。既然守丧礼,除去孝服又为什么呢?如果趁此机会革除汉魏的薄丧制度,恢复古制,以使民风淳厚,流传美名于百代,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汉文帝鉴于当世人心浅薄,不能为国君行三年之丧,因而废除这个制度,至今已经数百年,一旦恢复古制,难于推行。”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为天子服丧,姑且让主上服丧,不也很好吗?”傅玄说:“主上不废除三年丧制而天下人废除,这是只有父子之礼而无君臣之礼,三纲之道就不完整了。”羊祜就不再坚持自已的意见了。羊祜所写的文章及所著的《老子传》都流行于世。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历休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看到此碑的人无不流泪,杜预因而把此碑叫“堕泪碑”。荆州人为了回避羊祜的名字,把房屋的门户只称门,把户曹改为辞曹。杜预向皇帝上表陈述说:
2
“羊祜虽开设官署,但他不设僚属,十分谦逊,到病重时选拔的贤士,未到任而羊祜死,他家中没有后嗣,官府中没有他任命的官吏。对于死者以礼安葬,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请朝臣商量这件事。”武帝没有答应杜预的请求。羊祜死后两年东吴平定,群臣向武帝敬酒,祝颂长寿,武帝端起酒杯流着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因而将平吴事迹写成策书到羊祜庙里宣告以慰其灵,仍按照汉朝萧何的先例封羊祜的夫人。策封之书说:“皇帝使谒者杜宏奠告已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祜:昔日吴人骄横不恭,恃险阻而称帝,边境不能统一,已经多年。羊祜接受镇守南方重任,在外宣扬天子德威,入内筹划国家方略,推布诚心,功德卓著,江汉人民归心,行事胸有成竹,计谋万无一失。然而老天不佑善人,使公大志不酬,朕因此遗恨于心。于是朕颁发出师之令,顺天应人,讨攻逆贼,没过多久,一战而吴贼歼灭,当年你灭吴的计划一一实现,分毫不差。封赏不忘有功之人,现封公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赐帛万匹,谷万斛。”羊祜五岁时,曾叫乳母取来所玩的金环给他,乳母说:“你以前没有这个东西。”即领乳母到邻人李氏东墙下一个桑树洞中找到了一个金环。李氏知道后大惊说:“这是多年前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都说是被人偷去了!”乳母把寻找金环的过程述说了一遍,李氏非常悲哀惋惜。当时人都觉得奇异,都认为李氏的儿子是羊祜的前世。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m7.html